•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正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儿科学卫生高级职称(正高)往年考试真题(F9)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3-09   [手机版]    

2024(正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儿科学卫生高级职称(正高)往年考试真题(F9)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正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儿科学卫生高级职称(正高)往年考试真题(F9),更多中医儿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绦虫病,幼虫夹( ),蕴于皮肤肌腠之间,形成囊虫结节

A. 痰
B. 风
C. 湿
D. 寒
E. 瘀


2. [多选题]赤游丹毒在肌肤证临床可见

A. 发热恶寒
B. 唇干口燥
C. 舌绛苔少
D. 烦躁多啼
E. 局部皮肤红肿热痛


3. [多选题]下列属于小儿病毒性脑炎邪入营血证的发热特点的是( )

A. 热势起伏不退
B. 多汗出而不温
C. 朝轻暮重
D. 不规则发热
E. 壮热不退


4. [多选题]“病常自汗出者”的病机是( )

A. 荣气和
B. 卫不谐
C. 卫气不与荣气谐和
D. 卫气谐
E. 荣不谐


5. [多选题]下列对太阴病所见脉象的解释,正确的有( )

A. 脉弱是脾胃虚损,湿阻气滞
B. 脉阳微阴涩而长是阴血不足,阳气衰微
C. 脉浮是太阴兼表
D. 脉浮而缓是伤寒病情涉及太阴
E. 脉迟是肾阳虚衰,内有寒邪


6. [多选题]各型肾小管酸中毒的共同特点是

A. 生长发育落后
B. 高氯性酸中毒
C. 肾性佝偻病
D. 高血钾
E. 碱性尿


7. [多选题]疳证的兼证包括

A. 干疳
B. 眼疳
C. 口疳
D. 疳气
E. 疳肿胀


8. [多选题]病毒性心肌炎心阳虚弱证临床可见

A. 肢体不温
B. 恶心呕吐腹泻
C. 口唇发青
D. 心悸头晕多汗
E. 舌淡胖,脉细无力


9. [多选题]关于肥胖症,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A. 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
B. 体内脂肪积聚过多
C. 体重超过同年龄平均值2个标准差以上
D. 按身高测体重超过标准平均值20%
E. 小儿肥胖症大多数属继发性肥胖症


10. [多选题]大承气汤证见“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的机理是( )

A. 邪热深伏
B. 燥热亢盛
C. 阴津欲竭
D. 肾液受耗
E. 肝阳上亢


11. [多选题]小儿的清洁卫生方法正确的是

A. 勤沐浴,勤换衣服
B. 湿疹患儿可用肥皂洗澡
C. 浴后可扑滑石粉
D. 沐浴时先洗颈部和全身,再洗脸和头
E. 夏季应保护皮肤,免生痱子


12. [多选题]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

A. 由上到下
B. 由低级到高级
C. 由简单到复杂
D. 由粗到细
E. 由远到近


13. [多选题]夜啼中心经积热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 啼哭有力响亮
B. 面色乍青乍白
C. 烦躁不安
D. 小便短赤
E. 时作惊啼


14. [多选题]钱乙提出的儿科五脏辨证纲领有

A. 肝主风
B. 心主热
C. 脾主运
D. 肺主咳
E. 肾主虚


15. [多选题]下列哪几项属于"三有余、四不足"的小儿生理病理学说

A. 阳常有余
B. 阴常不足
C. 阴常有余
D. 肝常有余
E. 肝常不足


16. [多选题]全身性疾病产生血尿的原因是

A. 出血性疾病
B. 感染性疾病
C. 心血管疾病
D. 风湿性疾病
E. 营养性及过敏性疾病


17. [多选题]下述哪些为《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的"反治法"?( )

A. 寒因热用
B. 热因热用
C. 塞因塞用
D. 通因通用
E. 甚者从之


18. [多选题]颈项强直,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可见于

A. 急惊风
B. 慢惊风
C. 多动症
D. 抽动症
E. 癫痫


19. [多选题]属于小儿肾病常见病因的是

A. 禀赋不足
B. 久病体虚
C. 素体热盛
D. 外邪入里
E. 情志不调


20. [多选题]治疗胎怯要分别采用

A. 益肾充髓
B. 补气养血
C. 活血化瘀
D. 温运脾阳
E. 补肾温阳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jekyg3.html
  • 下一篇:2024中医儿科卫生正高考试模拟练习题(F9) 量多次频# 食欲不振,大便溏薄 神疲乏力,面咣肢冷# 急躁易怒,邪毒留恋# 肺脾两虚,精血失充# 外感风寒,痰热留恋胸闷胸痛# 气短有痰# 神疲乏力 腹痛腹泻# 鼻塞咽痛#大便清稀夹有泡沫 大便清稀完谷不化# 食后作泻,随拨随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