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儿科学中级专业真题答案+专家解析(Y0),更多儿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哪项检查有助于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 )
A. 长骨摄片
B. 作智能筛查
C. TRH刺激试验
D. 胰岛素刺激试验
E. 染色体核型分析
2. [单选题]患儿男,7岁。接种过卡介苗,PPD皮试结果(+),5天后反应消失,应考虑以下哪种可能
A. 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
B. 应复种卡介苗
C. 接种卡介苗后正常反应
D. 要考虑异烟肼治疗
E. 体内有结核杆菌存在
3. [单选题]男孩青春期的一般年龄范围是( )
A. 10~11岁到18~20岁
B. 11~12岁到18~20岁
C. 12~13岁到18~20岁
D. 13~14岁到18~20岁
E. 14~15岁到20~22岁
4. [单选题]婴儿手足搐搦症主要死亡原因是
A. 惊厥
B. 手足搐搦
C. 喉痉挛
D. 脑水肿
E. 吸入性肺炎
5. [单选题]易并发硬膜下积液的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菌是
A. 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
B. 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
D.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E. 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6. [单选题]儿童类风湿病发热症状较严重时,应该首先用以下哪项治疗
A. 非甾体抗炎药
B. 肾上腺皮质激素
C. 抗生素
D. 无酸类药物
E. 免疫抑制剂
7. [单选题]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主要表现为以下哪种情况
A. 外源性甲状腺素摄入过多
B.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C. 甲亢性甲状腺癌
D. 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E. 亚急性甲状腺炎
8. [单选题]儿童感染戊肝病毒后,常表现为
A. 显性感染
B. 潜伏性感染
C. 隐性感染
D. 病毒携带者
E. 病毒清除
9. [单选题]哪点不是过敏性紫癜的特点
A. 血小板计数、出血和凝血时间正常
B. 尿液检查可有血尿、蛋白尿及管型
C. 粪便隐血试验可呈阳性反应
D. 血清IgA及C3降低
E.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10. [单选题]急性肾炎最早的症状是( )
A. 水肿、少尿
B. 高血压
C. 蛋白尿
D. 血尿
E. 发热
11. [单选题]以下哪一条不是导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预后不良的因素
A. 合并品行障碍
B. 智力偏高
C. 合并情绪障碍
D. 合并阅读障碍
E. 有不良的家庭和心理社会因素
12. [单选题]猩红热危害性最大的并发症是
A. 皮肤感染
B. 中耳炎
C. 骨关节炎
D. 颈部淋巴结炎
E. 风湿热
13. [单选题]脑垂体缺血性坏死引起
A. 巨人症
B. 肢端肥大症
C. 垂体性侏儒症
D. 希恩综合征
E. 尿崩症
14. [单选题]肺动脉段凹陷见于
A. 室间隔缺损
B. 房间隔缺损
C. 肺动脉瓣狭窄
D. 动脉导管未闭
E. 法洛四联症
15. [单选题]鉴别非典型苯丙酮尿症,需进行
A. Guthrie细菌生长抑制试验
B. 尿蝶呤分析
C. 尿有机酸分析
D. 尿三氯化铁试验
E. 尿2,4-二硝基苯肼试验
16. [单选题]男,10岁,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出现环形红斑,心率快,出现奔马律,血沉增快,经治疗上述症状、体征消失后。需预防的方法是
A. 忌海鲜
B. 避免关节损伤
C. 减少体育运动
D. 长效青霉素肌内注射
E. 激素吸入维持
17. [单选题]病毒性心肌炎( )
A. 7岁男孩,平素体健,近有链球菌感染史,游走性关节肿痛,体检发现心尖部Ⅱ级收缩期杂音
B. 2岁男孩,反复肺炎,于胸骨左缘第3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
C. 9岁女孩,发热5天,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听诊心音遥远
D. 15岁男孩,活动量小,常诉胸闷、气短,心电图示两心室肥厚
E. 10岁女孩,1周前患上呼吸道感染,近有心悸。心率每分钟110次,早搏,每分钟8~10次,第一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
18. [单选题]关于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实施与监督,下列哪个说法不准确:
A. 医疗机构行政领导班子负责本规范的贯彻实施,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协助
B.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于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贯彻执行本规范的情况,负有监督检查的责任
C. 实施和执行本规范的情况,是医疗机构年度考核和医师定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但不影响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医务人员职称晋升
D. 对于违反规范的从业人员,视情节严重程度,应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等处理,严重时可以解聘
19. [单选题]眼虹膜睫状体炎常见于哪种类型类风湿
A. 全身型
B. 多关节型,类风湿因子阳性
C. 多关节型,类风湿因子阴性
D. 少关节型,持续型
E. 少关节型,扩展型
20. [单选题]2岁幼儿,尚未出牙,头发稀少,无其他异常表现,家长认为是“缺钙”来就诊,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 外胚层发育不良
B. 佝偻病
C. 甲状腺功能减低
D. 黏多糖
E. 软骨发育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