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卫生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眼科医学副高历年真题库(E3)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2-22   [手机版]    

2024卫生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眼科医学副高历年真题库(E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眼科医学副高历年真题库(E3),更多中医眼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二陈汤的功用是

A.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B. 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C. 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D.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E. 燥湿行气,软坚化痰


2. [单选题]《温病条辨》中提出下列何种病证可与清营汤

A. 阳明温病,舌黄腻,汗出,脉滑数者
B. 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绛,不渴者
C. 太阴温病,壮热,寸脉大,舌红而干,口渴者
D. 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绛,口渴者
E. 太阴温病,咳喘,汗出,舌红苔黄燥者


3. [单选题]"脾家实"的含义是

A. 湿困脾阳
B. 庸浊壅滞
C. 脾阳恢复
D. 食积内停
E. 以上都不是


4. [多选题]留针的作用包括

A. 候气
B. 守气
C. 行气
D. 催气
E. 补气


5. [多选题]以下哪些为大陷胸汤证的辨证要点( )

A. 心下硬满
B. 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
C. 舌上燥而渴
D. 大便秘结
E. 日晡小有潮热


6.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病人突发耳鸣、声大如雷的成因

A. 肝胆火扰
B. 痰火郁结
C. 风邪上袭
D. 药毒损伤耳窍
E. 肝血不足


7. [单选题]瓜蒂入丸散,常用剂量是

A. 1~3g
B. 3~6g
C. 2.5~5g
D. 0.3~1g
E. 4.5~9g


8. [单选题]四神丸的主治病证是

A. 肾泻
B. 脾泻
C. 痛泻
D. 热痢
E. 湿热痢


9. [多选题]浙贝母的功效是

A. 清热化痰
B. 润肺止咳
C. 散结消痈
D. 利咽排脓
E. 宽胸散结


10. [单选题]湿热发黄证服茵陈蒿汤后,从腹满情况,判断病情减轻的依据是

A. 腹满顿时消失
B. 腹满顿时减轻
C. 腹满如故
D. 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出
E. 腹满时减


11. [单选题]迎香穴位于( )

A. 鼻孔外缘,旁开0.5寸
B. 鼻翼外缘,旁开0.5寸
C. 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
D. 鼻翼上缘中点,旁开0.5寸
E. 平鼻孔,当鼻唇沟中


12. [单选题]流行性角结膜炎的病原体不包括( )

A. 腺病毒7型
B. 腺病毒8型
C. 腺病毒19型
D. 腺病毒29型
E. 腺病毒37型


13. [单选题]既能降气行水化痰,又能降逆止呕的药物是

A. 旋覆花
B. 白前
C. 竹茹
D. 竹沥
E. 天竺黄


14. [单选题]《素问·五常政大论》认为,治温病用凉药,服药宜

A. 凉而行之
B. 温而行之
C. 冷而行之
D. 热而行之
E. 冷热饮之都可


15. [单选题]羚角钩藤汤中配伍霜桑叶和滁菊花的用意是

A. 清肝明目
B. 疏散风热
C. 清热平肝
D. 祛风解痉
E. 息风止痉


16. [单选题]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理论,巅顶痛宜选的腧穴是( )

A. 太冲
B. 列缺
C. 足临泣
D. 后溪
E. 内庭


17. [单选题]下述有关募穴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

A. 是脏腑经气汇聚的地方
B. 均位于胸腹部
C. 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接近
D. 在各脏腑所属的经脉循行线上
E. 腑病取之,有"阳病引阴"之意


18. [多选题]下列治法哪些属于反治法( )

A. 戴阳证,用通脉四逆汤
B. 热厥者,用白虎汤
C. 阳虚便秘,用济川煎
D. 阴虚火旺,用知柏地黄汤
E. 热结旁流,用承气汤


19. [单选题]某男,60岁。近期自觉听力下降明显,伴耳中蝉鸣,头目眩晕,腰膝酸软,脉沉细。据此判断,其病机当为

A. 精脱
B. 气脱
C. 血脱
D. 津脱
E. 液脱


20. [多选题]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可见有。

A. 胸胁满微结
B. 呕而不渴
C. 往来寒热
D. 小便利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gq9zvn.html
  • 下一篇:(副高)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中医眼科医学职称副高终极考试模拟试卷(E3) 下列各项中,宜诊为某女,加之忧思,脉细数#心下痞# 恶心呕吐# 干噫食臭 肠鸣下利# 谷不化形寒饮冷 醉以入房,热不潮,其后发热,汗多,微发热恶寒 阳明病,阴液亏损 阳热内盛,阴气失制而偏盛 阳气虚损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