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妇科医学正高历年考试真题下载(L1)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4-30   [手机版]    

中医妇科医学正高历年考试真题下载(L1)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妇科医学正高历年考试真题下载(L1),更多中医妇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烂喉痧咽喉肿痛糜烂的病机与哪项有关

A. 邪热闭于肺卫
B. 肺胃热毒上攻咽喉
C. 肺胃热毒窜犯血络
D. 肺胃阴液大伤
E. 邪热郁于中焦


2. [单选题]患者心下痞,按之濡软,复见恶寒汗出。可用下列哪方治疗

A. 附子泻心汤
B. 五苓散
C. 半夏泻心汤
D. 大黄黄连泻心汤
E. 生姜泻心汤


3. [多选题]经行泄泻的病因病机,下列正确的是

A. 气血失调
B. 脾失健运
C. 水湿内停,下走大肠
D. 房劳多产,命门火衰
E. 饮食不节,脾气受损


4. [单选题]《评热病论》阴阳交的三死证指

A. 汗出辄复热热,狂言,失志
B. 狂言不能食,邪盛精衰
C. 精无俾,失志,脉躁疾
D. 汗后脉犹躁疾,狂言,不能食
E. 以上均不是


5. [多选题]防己与防风共有的功效是

A. 祛风湿
B. 止痹痛
C. 补肝肾,强筋骨
D. 利水消肿
E. 清热


6. [多选题]犀地清络饮中用于涤痰开窍的药是( )

A. 石菖蒲
B. 远志
C. 姜汁
D. 竹沥
E. 竹茹


7. [单选题]小建中汤证中心下悸的机理是

A. 心阳不足,空虚无主
B. 胃虚水停,水气凌心
C. 心之阴阳两虚
D. 脾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
E. 以上均不是


8. [多选题]应用"虚则补之"的原则治疗闭经的方法有

A. 滋补肝肾
B. 益气补心
C. 补肾益气
D. 益气养血
E. 养血活血


9. [单选题]藿朴夏苓汤和三仁汤均能宣表化湿,但三仁汤较适用于

A. 表湿偏重者
B. 里湿偏重者
C. 湿热并重者
D. 外有表寒,内有湿滞者
E. 湿渐化热者


10. [多选题]痛经的常见病因病机有

A. 气滞血瘀
B. 寒凝血瘀
C. 湿热瘀阻
D. 气血虚弱
E. 肾气亏损


11. [多选题]有面色赤的汤证是( )

A. 白通汤证
B. 通脉四逆汤证
C. 四逆汤证
D. 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E. 四逆散证


12. [多选题]经断前后诸证临床表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月经紊乱
B. 烘热汗出
C. 腰背酸痛
D. 烦躁易怒
E. 乳房胀痛


13. [单选题]外感热病的一般传变规律是

A. 太阳→少阳→阳明→厥阴→太阴→少阴
B.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C. 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厥阴→太阴
D.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
E. 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


14. [单选题]《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下列哪项为丈夫八八的生命特征

A. 齿发去
B. 天癸竭
C. 肾藏衰
D. 精少
E. 以上都是


15. [多选题]治疗风湿在表使用微汗的机理是( )

A. 温扶表阳,扶助卫气
B. 卫阳之气,周流全身
C. 营卫畅通,邪有去路
D. 气血旺盛,正胜邪退
E. 缓缓蒸发,风湿俱去


16. [多选题]养精种玉汤中的药物有

A. 白术
B. 菟丝子
C. 当归
D. 熟地
E. 白芍


17. [多选题]赤芍的主治证是

A. 血瘀痛经
B. 肝郁胁痛
C. 温毒发斑
D. 血热吐衄
E. 症瘕腹痛


18. [多选题]当归四逆汤的药物组成有哪几组药

A. 干姜、人参
B. 通草、细辛
C. 桂枝、甘草、大枣
D. 生姜、附子
E. 当归、芍药


19. [多选题]黄连、黄芩、黄柏三药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 三药皆为苦寒之品,尤以黄连为最
B. 共同功效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C. 都可以治疗湿热内盛或热毒炽盛之证
D. 黄芩偏泻上焦火,黄连偏泻胃火,黄柏偏泻下焦火
E. 三药常相须为用


20. [单选题]太阳伤寒与中风的鉴别要点,下列解答哪项是正确的

A.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B. 恶寒与否
C. 恶风与否
D. 汗出与否
E. 头痛与否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g4d9en.html
  • 下一篇:2024医学高级职称(正高)考试宝典中医妇科正高职称备考模拟试题(L1) 舌苔薄白,阴脉弦,背部恶寒,脉沉滑。此寒湿之痰在经络,针肺俞、曲池、手三里穴,浊阴不降# 阳胜阴衰先活血止痛,后温化寒湿 先温中补虚,糜粥自养 服后饮热稀粥一升余,充于后天 肾主藏精,关系全身之盛衰 肾司气化# 五藏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