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心血管内科高级职称(正高)冲刺密卷答疑(G4),更多心血管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胸骨左缘收缩期杂音增强与减弱取决于下述哪几种因素
A. 主动脉压力
B. 左室收缩力
C. 收缩期左室与主动脉压力差
D. 左室舒张期容量
E. 心率
2. [多选题]但热不寒可见于( )
A. 表热证
B. 虚热证
C. 里实热证
D. 湿温病
E. 气分证
3. [单选题]经络系统中,"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为( )
A. 经别
B. 经筋
C. 正经
D. 奇经
E. 别络
4. [多选题]ACE抑制剂作用机制是
A. 扩张血管
B. 抑制交感神经兴奋
C. 改善延缓心室重塑
D. 强大的排钠保钾作用
E. 以上都不对
5. [多选题]关于“隐性”高血压及“白大衣”高血压的定义正确的是
A. “隐性”高血压患者是指诊室血压正常(Bp<140/90 mmHg)而动态血压显示白天血压增高(Bp>135/85 mmHg)者
B. “隐性”高血压患者是指诊室血压正常(Bp<150/90 mmHg)而动态血压显示白天血压增高(Bp>130/80 mmHg)者
C. “白大衣”高血压患者是指诊室血压增高(Bp≥140/90 mmHg)而动态血压正常(白天Bp<135/85 mmHg)者
D. “白大衣”高血压患者是指诊室血压增高(Bp≥140/90 mmHg)而动态血压正常(白天Bp<140/90 mmHg)者
E. “白大衣”高血压患者是指诊室血压增高(Bp≥140/90 mmHg)而动态血压正常(白天Bp<130/80mmHg)者
6. [多选题]根据ARDS柏林定义,诊断该病须满足的条件有( )
A. 明确诱因下1周内出现的急性或进展性呼吸困难
B. 胸部X线片/胸部CT显示双肺浸润影,不能完全用胸腔积液、肺叶/全肺不张和结节影解释
C. 呼吸衰竭不能完全用心力衰竭和液体负荷过重解释
D. 不明原因的持续性高热
E. 低氧血症
7. [多选题]房间隔缺损封闭术的禁忌证有
A. 缺损最大直径<30mm
B. 已有右向左分流者
C. 缺损上下房间隔边缘不少于4mm
D. 多发性房间隔缺损
E. 以上均是
8. [多选题]关于超声检查下列哪几项对于诊断主动脉瓣狭窄是正确的( )
A. 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明显升高
B. 彩色多普勒显示有血流从主动脉进入左室流出道
C. 主动脉瓣口血流面积小于2.0cm
D. 左室收缩压增高
E. 左室肥厚
9. [单选题]疼痛的性质为走窜痛,部位不固定,多属( )
A. 血瘀
B. 气滞
C. 精伤血少
D. 湿阻
E. 寒凝
10. [单选题]用逐水法治疗臌胀是( )
A. 初期使用
B. 末期使用
C. 治疗的唯一方法
D. 自始至终使用
E. 正虚邪实时使用
11. [单选题]针刺睛明穴时,下列操作中不可应用的是( )
A. 眼球向外固定
B. 提插
C. 出针后按压针孔
D. 禁灸
E. 闭眼
12.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肝生理功能的是( )
A. 调畅气机
B. 通调水道
C. 助脾运化
D. 调节生殖功能
E. 贮藏血液
13. [多选题]关于慢性肾衰竭伴发心脏扩大的原因,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水钠潴留
B. 高血压
C. 尿毒症性心肌病变
D. 心包炎
E. 心脏炎
14. [多选题]老年人主动脉弹性下降,对血压的影响是( )
A.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B.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C. 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都不大
D. 脉压增大
E. 脉压减小
15. [多选题]具有活血止痛功效的药物是( )
A. 乳香
B. 青皮
C. 沉香
D. 鸡血藤
E. 五灵脂
16. [多选题]月经先后无定期的诊断要点有( )
A. 经期不定
B. 月经或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
C. 经乱连续3个周期
D. 经量过多
E. 经期延长
17. [多选题]下列有关冠心病猝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几项( )
A. 半数患者心脏骤停前无症状
B. 冬季为好发季节,患者年龄多不太大
C. 心脏骤停是由于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脉痉挛或微循环栓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引起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所致
D. 现场第一个抢救措施是立即用非同步电击除颤
E. 实施非同步电击除颤前,不必常规做心电图检查
18. [多选题]下列哪些病因导致的心衰可以使用血管扩张剂治疗
A. 二尖瓣狭窄
B. 主动脉瓣狭窄
C. 病毒性心肌病
D. 房颤
E. 不耐受ACEI
19. [多选题]右心导管常见的并发症包括
A. 心律失常
B. 静脉痉挛
C. 导管打结
D. 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E. 血管内膜撕裂和夹层血肿形成
20. [多选题]按诊的内容,临床上常用的有( )
A. 按肌肤
B. 按胸胁
C. 按脘腹
D. 按手足
E. 按腧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