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医学检验正高职称真题题库(F1),更多临床医学检验(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关于细菌培养的血液标本,正确的是
A. 在发热1~2 d内或发热高峰时采集为宜
B. 尽量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
C. 严格无菌操作
D. 采血量一般为成人10~20 ml、儿童3~5 ml、婴幼儿1~2 ml
E. 不需要采2瓶
2. [多选题]化脓性脑膜炎具备以下哪些特点
A. 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阳性
B. 脑脊液中葡萄糖<2.25mmol/L
C. 二者都有
D. 两者均无
E. 静置后有凝块形成
3. [多选题]在血管内皮细胞合成或表达的物质是( )。
A. 凝血酶调节蛋白
B.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C. 糖蛋白Ⅱb/Ⅲa
D. 糖蛋白Ⅰb
E. 纤维蛋白原
4. [多选题]以下属于分析前阶段的是
A. 检验申请
B. 患者准备和识别
C. 原始样品采集
D. 标本运送和实验室内传递
E. 信息系统维护和升级
5. [多选题]关于IgM,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由1个J链和二硫键连接成五聚体
B. 在个体发育中出现最晚
C. 分子量最大,为970 kD,称巨球蛋白
D. 为天然血型抗体
E. 脐带血如出现针对某微生物的IgM,表示可能有宫内感染
6. [多选题]红细胞代谢途径主要有 ( )
A. 糖酵解途径
B. 有氧氧化途径
C. 2,3-DPG支路途径
D. Touste通路代谢途径
E. 磷酸戊糖旁路途径
7. [多选题]下列关于抗原决定簇的描述正确的有 ( )
A. 抗原决定簇是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B. 抗原决定簇是免疫应答与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C. 抗原决定簇的性质、数目和空间结构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D. 构象决定簇位于抗原分子内部
E. 顺序决定簇位于抗原分子表面
8. [多选题]关于血液分析仪的校准要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一年进行一次校准
B. 应制定校准程序,出具校准报告
C. 可使用制造商提供的配套校准物进行校准
D. 应对不同吸样模式(自动、手动)进行比对
E. 无需对每一台仪器进行校准,只要校准其中一台,其他的与之进行比对
9. [多选题]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总数增多见于 ( )
A. 百日咳
B. 结核病
C.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E. 急性化脓性感染
10. [多选题]原尿中几乎全部被重吸收的物质是
A. 葡萄糖
B. 尿素
C. 氨基酸
D. 肌酸
E. 肌酐
11. [多选题]APTT和PT都延长多见于 ( )
A. 内源性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B. 外源性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C. 共同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D. 血液循环中存在抗凝物质
E. 各种血栓与止血改变处于代偿阶段
12. [多选题]需要进行联合药敏试验的情况是 ( )
A. 延长耐药菌株的产生
B. 对某抗菌药仅轻度敏感,该药有毒性不能大量应用
C. 某抗菌药大量使用,但在血中无法达到有效浓度
D. 对某抗菌药敏感
E. 对单一抗菌药物不敏感
13. [多选题]影响肾脏远曲小管与集合管对水重吸收的激素有
A. ACTH
B. 性激素
C. 肾上腺素
D. 醛固酮
E. 抗利尿激素
14. [多选题]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有
A. 药物过敏性休克
B. 血清过敏性休克
C. 过敏性哮喘
D. 过敏性鼻炎
E. 过敏性胃肠炎
15. [多选题]巨幼细胞性贫血应该与下列哪些疾病鉴别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红白血病
C. 缺铁性贫血
D. 溶血性贫血
E.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16. [多选题]以下可用于检测病毒感染者体内特异性抗体的试验有 ( )
A. 蚀斑形成试验
B. 血凝抑制试验
C. 红细胞吸附试验
D. 中和试验
E. ELISA
17. [多选题]溶栓治疗的监测指标包括( )。
A. PT
B. APTT
C. TT
D. Fg
E. FDPs
18. [多选题]对积液中溶菌酶的正确描述是 ( )
A. 存在于淋巴细胞、肿瘤细胞中
B. 存在单核、中性粒细胞及类上皮细胞中
C. 94%结核性积液的溶菌酶含量<30mg/L
D. 主要用于鉴别良性与恶性积液、结核性与其他性质的积液
E. 积液溶菌酶与血清溶菌酶比值对鉴别积液性质也有一定价值
19. [多选题]关于血气标本的采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好使用专用的肝素抗凝血气针
B. 取血后立即混匀,如有气泡应立即排出
C. ,如标本不能及时送检,保存在2~8℃,不超过2小时
D. 最好在停止给氧30分钟后再采血,否则应在送检单上注明给氧浓度
E. 采集量至少1.0ml
20. [多选题]实验室参加室间质评的目的和作用是( )。
A. 识别实验室间差异,评价实验室检测能力
B. 识别问题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C. 实验室质量的客观证据,实验室质量保证的外部监督工具
D. 可以帮助参与实验室提高质量、改进工作、减少差错
E. 改进分析能力和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