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正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全科医学正高题库模拟练习(J6)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4-15   [手机版]    

正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全科医学正高题库模拟练习(J6)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全科医学正高题库模拟练习(J6),更多中医全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下列对痉病说法正确的为

A. 《内经》认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B. 《内经》认为"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C. 《金匮要略》认为"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
D. 张景岳强调阴虚精血亏损致痉
E. 以上都对


2. [多选题]小儿推拿掐法常用于急症,治疗急惊风常配合应用( )

A. 掐人中
B. 掐十宣
C. 拿风池
D. 掐老龙
E. 揉太阳


3. [多选题]雷丸能驱杀( )

A. 绦虫
B. 钩虫
C. 蛔虫
D. 血吸虫
E. 脑囊虫


4. [多选题]肝经郁热型小便淋痛的临床表现有

A. 小便淋痛,余沥不尽,尿色红赤
B. 情志抑郁或心烦易怒
C. 口苦而干,大便干结
D. 尿道灼热疼痛,尿少,色深黄
E. 舌红,苔黄,脉弦数


5. [多选题]股骨颈骨折的整复方法可用( )

A. 手牵足蹬法
B. 膝顶拔伸法
C. 椅背整复法
D. 攀门拽伸法
E. 屈髋屈膝法


6. [多选题]既可治淋证,又可治疗产后乳汁不通的药物是

A. 瞿麦
B. 木通
C. 萹蓄
D. 通草
E. 冬葵子


7. [多选题]热毒血痢、里急后重最宜选用的药物是( )

A. 黄芩
B. 黄柏
C. 黄连
D. 白头翁
E. 秦皮


8. [多选题]老年人臀部着地跌倒,最常见的骨折为( )

A. 股骨颈骨折
B. 股骨粗隆间骨折
C. 股骨干骨折
D. 大粗隆骨折
E. 脊柱压缩性骨折


9. [多选题]白虎汤的适应证有( )

A. 腹满身重
B. 谵语
C. 厥逆
D. 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
E. 脉滑


10. [多选题]从中医学角度,推拿的作用原理主要有( )

A.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B. 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C. 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D. 放松肌肉,消除致痛因子
E. 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


11. [多选题]阳黄的辨证以湿热疫毒为主,其中有

A. 脾虚湿滞
B. 热重于湿
C. 湿重于热
D. 胆腑郁热
E. 疫毒炽盛


12. [多选题]牡蛎、龙骨均有的功效是( )

A. 收敛固涩
B. 制酸止痛
C. 软坚散结
D. 平肝潜阳
E. 疏散风热


13. [多选题]钱乙首创的方剂有

A. 泻白散
B. 导赤散
C. 异功散
D. 六味地黄丸
E. 七味白术散


14. [多选题]经行眩晕的治法主要有

A. 滋肾养肝止晕
B. 温肾扶脾止晕
C. 补气血滋肝肾
D. 清肝泻火涤痰
E. 豁痰以清利空窍


15. [多选题]心脏听诊包括( )

A. 心律
B. 心率
C. 心音
D. 杂音
E. 呼吸音


16. [多选题]脱水的补液原则是( )

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C. 先浓后淡
D. 先淡后浓
E. 见尿补钾


17. [多选题]入齿的经脉是( )

A. 足阳明胃经
B. 手阳明大肠经
C. 手太阳小肠经
D. 手少阳胆经
E. 手少阳三焦经


18. [多选题]关于噎膈与反胃的表现,不正确的是

A. 皆有呕吐症状
B. 均有吞咽困难,阻塞不下
C. 反胃饮食能入,但经久复出
D. 反胃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E. 均有咽中似异物,咯之不出,吞之不下


19. [多选题]黄龙汤的组成中有( )

A. 大黄
B. 人参
C. 芒硝
D. 枳实
E. 当归


20. [多选题]龙胆草的性能特点为

A. 苦寒清泄燥湿
B. 善祛风湿而止痛
C. 善祛下焦之湿热
D. 善清上焦之湿热
E. 善泻肝胆实火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d7xoq2.html
  • 下一篇:(正高)高级卫生考试宝典2024中医全科卫生正高高级职称免费考试试题下载(J6) 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甘草# 白芍 小麦# 麦冬 大枣#便血# 便秘# 排便习惯改变# 肠梗阻# 肝脾肿大#周期延后,量少,得热痛减# 小腹冷痛,喜热喜按 畏寒肢冷,面色青白# 舌淡,脉细弱风湿相搏 阴虚风动# 热极生风# 肝阳化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