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妇产科护理医学职称正高冲刺密卷剖析(O4),更多妇产科护理(正高)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是
A. 尽早确立病原学诊断
B. 已明确的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
C. 除患者病情严重外,一般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使用抗菌药物
D. 根据抗菌药的作用特点及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合理用药
E. 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用药,严格控制抗菌药的预防应用和联合应用
2. [多选题]念珠菌性阴道炎多见于 ( )
A. 老年妇女
B. 孕妇
C. 糖尿病患者
D. 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者
E. 用大量孕激素治疗者
3. [多选题]肌内注射部位应选择在 ( )
A. 肌肉较厚处
B. 远离大神经、大血管处
C. 皮肤无炎症、硬结处
D. 皮肤无湿疹处
E. 皮下脂肪丰厚处
4. [多选题]下列属于胎膜早破体征的是
A. 肛诊检查,触不到羊膜囊
B. 孕妇自感有液体自阴道流出
C. 阴道流液中混有胎粪及胎脂
D. 孕妇咳嗽时有羊水流出
E. 羊膜腔感染时母儿心率增快,子宫压痛
5. [多选题]排出量的记录应包括 ( )
A. 呕吐量
B. 引流液及分泌物量
C. 尿量
D. 皮肤失水量
E. 胃肠减压量
6. [多选题]遗传筛查的手段有
A. 羊膜腔胎儿造影
B. 羊膜腔穿刺羊水检查
C. 经皮脐静脉穿刺取胎儿血检测
D. 胎儿镜检查
E. 绒毛活检
7. [多选题]哪些是良性畸胎瘤的特征 ( )
A. 瘤体直径为10cm左右
B. 囊内含皮脂毛发
C. 多见于青春期少女
D. 恶变率高
E. 易发生蒂扭转
8. [多选题]急性软组织挫伤患者,局部肿胀剧痛,不可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 )
A. 热敷
B. 冷敷
C. 按摩
D. 超短波
E. 用加压绷带固定患处
9. [多选题]产前诊断中B型超声检查可了解
A. 胎产式
B. 胎方位
C. 羊水量
D. 股骨长
E. 胎盘位置
10. [多选题]关于生殖系统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说法不恰当的是
A. 阴道上皮细胞在雌激素作用下增厚,表层细胞出现角化
B. 在孕激素作用下,可见大量的中层细胞脱落
C. 宫颈黏液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和水分,因此排卵期黏液稀薄、量多
D. 宫颈黏液羊齿植物叶状结晶出现在月经周期的第8~9天,第25天左右完全消失
E. 宫颈黏液少、变稠,涂片出现椭圆小体,提示有排卵
11. [多选题]为疼痛患者实施止痛措施时正确的是 ( )
A. 药物与非药物止痛方法联合使用
B. 当患者出现明显疼痛时,护士立即报告医师,并采取有效措施
C. 对中等程度疼痛的患者,可采用非麻醉性止痛药
D. 疼痛原因未明,禁止使用任何镇痛药
E. 给药后20~30分钟,须评估和记录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12. [多选题]关于无排卵型功血,说法正确的有
A. 青春期功血的主要原因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尚未健全
B. 绝经过渡期功血的主要原因是卵巢功能衰竭,卵泡几乎耗竭
C. 生育期功血的主要原因是卵巢排卵不规则
D. 无排卵型功血多见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女性
E. 是指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所导致的不规则子宫出血
13. [多选题]不宜保留灌肠的患者是 ( )
A. 肛裂
B. 排便失禁
C. 结肠溃疡
D. 直肠、结肠手术后
E. 肛门手术后
14. [多选题]护理科研最基本的准则是
A. 实事求是
B. 尊重科学
C. 团结协作
D. 目的明确
E. 科研动机端正
15. [多选题]急性病容表现为 ( )
A. 兴奋不安
B. 面肌消瘦
C. 面色潮红
D. 鼻翼扇动
E. 痛苦呻吟
16. [多选题]子宫脱垂使用子宫托的原则有( )。
A. 子宫托的大小应适宜
B. 子宫托只需要月经期取出
C. 适用于Ⅰ度、重Ⅱ度轻型及老年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
D. 生殖道急慢性炎症或宫颈有恶变可疑者禁用
E. 上托定期复
17. [多选题]关于阴道恶性黑色素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B. 早期即可通过血行转移至远处
C. 对放疗不敏感,以手术治疗为主
D. 对放疗敏感,适用于绝大多数患者
E. 疑为阴道恶性黑色素瘤者,应立即行局部活检,明确诊断
18. [多选题]关于双合诊检查,描述正确的是
A. 双合诊是盆腔检查最常用的方法
B. 方法是一手入阴道,另一手按下腹部,双手配合进行
C. 检查前需排空膀胱
D. 正常情况下,可以扪到输卵管
E. 正常情况下,可摸到卵巢
19. [多选题]书写病室报告要求 ( )
A. 内容简明扼要
B. 字迹清楚、端正、不涂改
C. 护士应签全名
D. 接班后及时书写
E. 病情可从病历中摘录
20. [多选题]静脉输入胶体溶液的作用是 ( )
A. 纠正酸碱平衡
B. 改善微循环血量
C. 补充电解质
D. 增加血容量,维持胶体渗透压
E. 增加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