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考试宝典神经内科(副高)考试模拟冲刺试卷(L0),更多神经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正确的是
A. 发作期血清钾在3.5mmol/L以上
B. 尿钾多增高,血钠可降低
C. 肌电图无阳性改变
D. 心电图可出现U波
E. 心电图P-R间期,Q-T间期缩短
2. [单选题]干性坐骨神经痛与根性坐骨神经痛的区别点为
A. 干性坐骨神经痛一般无腰椎脊突及横突压痛,压颈静脉及颏胸试验阴性
B. 干性坐骨神经痛多有腰椎脊突及横突压痛,压颈静脉及颏胸试验阴性
C. 干性坐骨神经痛多无腰椎脊突及横突压痛,压颈静脉试验阴性,颏胸试验阳性
D. 干性坐骨神经痛多有腰椎脊突及横突压痛,压颈静脉阴性,颏胸试验阳性
E. 干性坐骨神经痛多无腰椎脊突及横突压痛,压颈静脉及颏胸试验阳性
3. [单选题]学生,16岁,在上课中突然站起、挪动桌椅,边挪边喊叫,别人不能打断他的行为,约持续1分钟自动停止,对当时的情况毫无记忆。近半年发生2次。最可能的诊断
A. 单纯部分性发作
B. 复杂部分性发作
C. 失神发作
D. 肌阵挛发作
E. 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4. [单选题]Guillain-Barré综合征与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最主要的鉴别点是
A. 瘫痪的特点
B. 是否伴双侧面神经麻痹
C. 血钾及血钠降低
D. 血钾降低
E. 脑脊液改变
5. [单选题]大脑大静脉汇集大脑半球白质、基底节、间脑及脑室脉络丛等处静脉血后注入
A. 直窦
B. 海绵窦
C. 乙状窦
D. 横窦
E. 下矢状窦
6. [单选题]治疗单纯疱疹脑炎首选药物为
A. 碘苷
B. 阿糖胞苷
C. 阿糖腺苷
D. 阿昔洛韦
E. 青霉素
7. [单选题]大多数脑梗死于发病后多长时间才逐渐显示与闭塞血管供应区一致的低密度梗死灶
A. 4~6h
B. 6~12h
C. 12~24h
D. 24~48h
E. 48~72h
8. [单选题]不属于头痛问诊重点的是
A. 婚姻史
B. 职业状况
C. 中毒史
D. 服药史
E. 家族史
9. [单选题]脑型肺吸虫病广泛分布,是由于食用生或未熟的
A. 蔬菜
B. 牛、羊肉
C. 淡水蟹
D. 水果
E. 鱼
10. [单选题]皮肤受寒冷或搔划刺激,可引起竖毛肌收缩,而且出现竖毛反应,毛囊隆起逐渐向周围扩散至脊髓横贯性损害平面停止,这种现象在刺激后何时最明显
A. 5~7秒
B. 7~10秒
C. 3~5秒
D. 12~15秒
E. 10~12秒
11. [单选题]防止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再出血的最可靠方法是
A. 保持大便通畅
B. 卧床休息4~6周
C. 避免活动和激动
D. 保持血压稳定
E. 脑动脉瘤或血管畸形手术或放射介入治疗
12. [多选题]属于和解剂的是( )
A. 小柴胡汤
B. 逍遥散
C. 半夏泻心汤
D. 四逆散
E. 痛泻要方
13. [单选题]关于炎症性肌病下面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 炎症性肌病通常包括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包涵体肌炎
B. 病变局限于肌肉称为肌炎,如同时累及皮肤称为皮肌炎
C. 40岁以上发生肌炎,尤其是皮肌炎的患者应该高度警惕潜在的恶性肿瘤的可能
D. 皮质类固醇是治疗炎症性肌病的首选
E. 确诊包涵体肌炎的唯一依据是肌肉活检发现包涵体颗粒
14. [单选题]某高血压病患者在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生讲话含糊不清,右侧肢体无力及活动不利半小时前送来医院时,曾经呕吐一次,测血压为180/120mmHg,患者示意左侧头痛,检查发现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肢体肌力2级,右侧偏身感觉障碍,此患者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A. 小脑半球出血
B. 蛛网膜下腔出血
C. 脑室出血
D. 左侧基底节区出血
E. 脑干出血
15. [单选题]男性,60岁,晨起时发现右侧肢体麻木乏力。次日下午又出现言语不清,头颅CT显示左侧内囊区低密度影,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 脑栓塞
B. TIA
C. 脑血栓形成
D. 脑出血
E. 蛛网膜下腔出血
16. [单选题]大脑皮质双轨状钙化见于
A. 结节性硬化症
B. 脑面血管瘤病
C. 神经纤维瘤病
D. 先天性脑积水
E. 肝豆状核变性
17. [单选题]下列可引起呕吐伴眩晕、眼球震颤的疾病是
A. 脑出血
B. 脑栓塞
C. 脑震荡
D. 颅内血肿
E. Meniere病
18. [多选题]推拿作用的原理有( )
A. 调理疏通经络
B. 促进气血运行
C. 调整脏腑功能
D. 舒筋滑利关节
E. 增强抗病能力
19. [单选题]下列哪项体征不属于小脑病变临床表现
A. 反跳试验(+)
B. 指鼻试验不准
C. 静止性震颤
D. 肌张力降低
E. 跟膝胫试验(+)
20. [单选题]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感觉障碍常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
A. 痛温觉正常而深感觉丧失
B. 痛温觉丧失而深感觉正常
C. 所有感觉均丧失
D. 末梢型感觉异常
E. 节段型痛温觉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