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医学正高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妇科正高职称考试试题精选(M6)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5-15   [手机版]    

医学正高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妇科正高职称考试试题精选(M6)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正高考试宝典中西医结合妇科正高职称考试试题精选(M6),更多中西医结合妇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素问·评热病论》中的“劳风”病;其形成的机理是

A. 素体气虚,感受风邪
B. 劳累汗出,感受风邪
C. 风犯太阳,营卫不和
D. 房事过度,汗出浴水而受风
E. 以上都是


2. [多选题]烦渴可见于。

A. 栀子豉汤证
B. 五苓散证
C.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D. 白虎加人参汤证


3. [多选题]手足徐动见于

A. 肝豆状核病变
B. 脑性瘫痪
C. 脑基底节变性
D. 脑风湿性病变
E. 小儿病变


4. [多选题]关于细菌性阴道病,正确的是

A. 病理特征是无炎症性改变
B. 氨臭味试验阳性
C. 分泌物灰白稀薄
D. 治疗首选青霉素
E. 细菌性阴道病是单纯细菌感染


5. [单选题]猪苓汤证中不应有

A. 小便不利
B. 渴欲饮水
C. 咳而呕
D. 汗出多而渴
E. 心烦不得眠


6. [单选题]据《素问·标本病传论》的内容,“病发不足”时的治疗,应当是

A. 标本同治
B. 本而标之
C. 标而本之
D. 先治其本
E. 治标即可


7. [多选题]风热之邪侵袭肺卫宜用( )

A. 麻杏石甘汤
B. 桑杏汤
C. 杏苏散
D. 桑菊饮
E. 银翘散


8. [单选题]当归四逆汤的药物组成为

A. 当归、干姜、附子、甘草
B. 当归、人参、干姜、附子、甘草
C. 当归、茯苓、干姜、附子、甘草
D. 当归、桂枝、芍药、大枣、甘草、细辛、通草
E. 当归、芍药、甘草、吴茱萸、生姜、大枣、桂枝、细辛、通草


9. [单选题]患者感冒后出现发热、恶风、头痛、汗出,治宜

A. 桂枝汤
B. 玉屏风散
C. 白虎汤
D. 麻黄汤
E. 葛根汤


10. [单选题]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浊阴"在人体内的分布规律是

A. 五脏、下窍、六腑
B. 四肢、五脏、六腑
C. 六腑、上窍、腠理
D. 腠理、四肢、五脏
E. 腠理、下窍、五脏


11. [多选题]下列哪些因素可以是发生功血的诱因

A. 产后
B. 下腹部外伤
C. 精神紧张
D. 劳累
E. 性生活频繁


12. [单选题]太阴病发黄,其治法为

A. 温阳散寒,健脾燥湿
B. 温补肾阳,利水退黄
C.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D. 温中散寒,利湿退黄
E. 健脾和胃,行气利水


13. [多选题]肺痈与肺痿的鉴别主要有哪些症状( )

A. 胸痛与不痛
B. 吐浊唾与涎沫
C. 脉数实与虚数
D. 息粗与息微
E. 咳嗽与不咳


14. [多选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夏三月的养生方法有( )

A. 夜卧早起
B. 无厌于日
C. 以使志生
D. 华英成秀
E. 使气得泄


15. [多选题]经行风疹块的治疗大法为

A. 养血祛风
B. 活血祛风
C. 疏风清热
D. 祛寒散邪
E. 补益气血


16. [多选题]《灵枢·百病始生》指出:百病皆生于( )

A. 寒暑
B. 阴阳
C. 喜怒
D. 清湿
E. 风雨


17. [单选题]湿温,身热已退,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苔薄腻,其病机为

A. 余热未尽,肺胃阴伤
B. 余邪深伏于阴分
C. 热久不去,肝肾阴伤
D. 余湿未尽,胃气未舒
E. 湿胜阳微


18. [多选题]《金匮要略》根据病因,将黄疸病分类归为( )

A. 黄汗
B. 谷疸
C. 酒疸
D. 女劳疸
E. 黑疸


19. [多选题]同排卵有关的内分泌调节包括

A. 雌激素高峰对垂体、下丘脑产生正反馈作用
B. LH、FSH高峰
C. 孕激素的协同作用
D. 雄激素的协同作用
E. GnRH作用


20. [多选题]先天性弓形虫的三大临床表现

A. 淋巴结炎
B. 脑内钙化
C. 脑积水
D. 视网膜脉络膜
E. 弓形虫肝病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d720zd.html
  • 下一篇:正高职称考试宝典2024中西医结合妇科卫生职称正高历年真题试卷(M6) 人体“下先受之”的邪气是《素问·调经论》所言的“阳虚则外寒”,胸胁满不去者,口渴引饮,治宜引起外阴瘙痒的因素包括《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阳不外达 肾阳虚衰,阴寒内盛# 肾阳衰微,谵语 潮热,大便难,胁下硬满,身重短气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