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口腔医学技士冲刺密卷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T6),更多口腔医学技士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口腔医师职业道德的一般规范中,"团结协作"的内涵是( )
A. 口腔医师对病人要充满同情之心
B. 口腔医师对本职工作要严格认真
C. 口腔医师在技术和知识上不断更新
D. 口腔医师正确处理同行和同事间的关系
E. 口腔医师做到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
2. [单选题]可摘局部义齿前牙排列时,下列哪项不是对称美的要求
A. 人工牙的唇面形态
B. 人工牙的轴向倾斜
C. 人工牙的唇舌径厚度
D. 人工牙的切缘长短
E. 人工牙的颈缘高低
3. [单选题]以下有关医技与患者关系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医技应当平等地对待所有的患者
B. 医技与患者的关系中,患者处于主导地位
C. 医技人员有权了解患者所有的隐私
D. 医技人员工作的最终目的与临床诊疗是不一致的
E. 医技人员在工作中对患者不能有任何情感的流露
4. [单选题]龋病的临床特征是
A. 牙齿硬组织的脱矿
B. 牙齿硬组织色泽发生变化
C. 牙齿硬组织的无机质脱矿,有机质分解
D. 牙齿硬组织发生龋洞
E. 牙齿硬组织色、形、质均有变化
5. [单选题]某技术员在涂布不透明瓷层时,不透明糊剂过厚并快速预热,最易导致
A. 不透明层瓷裂纹
B. 牙体层瓷裂纹
C. 牙体层瓷气泡
D. 不透明层瓷气泡
E. 颜色不良
6. [单选题]患者,女性,60岁,全牙列缺失,主诉原义齿咀嚼效率尚可,固位良好,但与本人原貌差别较大,要求重做全口义齿。口腔检查见、牙槽嵴吸收中等,颌位关系正常,下列与中性区的概念无关的是
A. 未出现骨吸收之前的牙槽嵴顶区
B. 自然牙列生长的区域
C. 出现骨吸收后的牙槽嵴顶区
D. 舌、唇、颊肌作用于义齿的力量相互平衡的区域
E. 上前牙排在牙槽嵴顶的唇侧
7. [单选题]以下有关医技科室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医技科室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重要程度高于临床科室
B. 医技科室专业性要求低,普通技术人员即可胜任医技工作
C. 医技科室主要借助专用仪器设备和专门技术开展业务工作
D. 医技各科室贵重诊疗仪器设备多,更新周期长
E. 技术人员只需具备较强的业务技术能力,无需要求工作作风
8. [单选题]可摘局部义齿分类中的Kennedy分类法,其第2类是指
A. 义齿鞍基在两侧,且鞍基前后都有基牙
B. 单侧游离缺牙
C. 双侧游离缺牙
D. 义齿鞍基一侧,且鞍基前后都有基牙
E. 前部缺牙,基牙在缺隙的远中
9. [单选题]牙体缺损修复时,修复体的固位力主要依靠
A. 摩擦力和约束力
B. 摩擦力、约束力和粘结力
C. 粘结力和约束力
D. 摩擦力和固位力
E. 固位力和抗折力
10. [单选题]决定可摘局部义齿基托蜡型的伸展范围,与下列哪项无关
A. 缺牙的部位
B. 牙槽骨的吸收程度
C. 义齿的支持形式
D. 基牙的健康状况
E. 咬合无障碍
11. [单选题]印模材料是用来制取口腔软硬组织的
A. 凸模
B. 凹模
C. 阳模
D. 阴模
E. 模型
12. [单选题]热凝牙托粉的均聚粉的平均分子量为
A. 8万~14万
B. 15万~20万
C. 20万~30万
D. 30万~40万
E. 40万~50万
13. [单选题]烤瓷合金的熔点范围为
A. 940~1 140℃
B. 1 150~1 350℃
C. 1 400~1 450℃
D. 1 450~1 500℃
E. 1 500~1 600℃
14. [单选题]从牙体的纵剖面可见牙体由3层硬组织及一层软组织组成,下列哪一项不是牙的组成部分
A. 牙釉质
B. 牙骨质
C. 牙本质
D. 牙周膜
E. 牙髓
15. [单选题]以下各种根管充填材料,没有消毒抑菌作用的是
A. 牙胶尖
B. 银尖根充糊剂
C.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D. 氢氧化钙糊剂
E. 酚醛树脂
16. [单选题]咬合面上具有横嵴的牙是
A. 上颌第一磨牙
B. 上颌第一前磨牙
C. 上颌第二前磨牙
D. 下颌第一前磨牙
E. 下颌第二前磨牙
17. [单选题]基托打磨、磨光不应使用的工具为
A. 纸砂片
B. 大砂轮
C. 切割砂片
D. 布轮
E. 柱形砂石
18. [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老年恒牙的硬度要大于年轻恒牙
B. 乳牙硬度小于恒牙
C. 未萌牙的釉质密度低于恒牙
D. 恒牙釉质密度大于乳牙
E. 表面釉质的密度要低于釉牙本质界
19. [单选题]某技术员在修整外形时,发现牙体瓷中有小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A. 不透明过厚
B. 快速降温
C. 金属杂质较薄
D. 瓷粉有杂质
E. 金属内冠被污染
20. [单选题]箱型电阻炉的控温器温度控制范围是
A. 0~800℃进行调节
B. 820~1000℃进行调节
C. 1100~1200℃进行调节
D. 1210~1300℃进行调节
E. 1300~1500℃进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