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肛肠学正高卫2024冲刺密卷剖析(R9)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7-07   [手机版]    

中医肛肠学正高卫2024冲刺密卷剖析(R9)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肛肠学正高卫2024冲刺密卷剖析(R9),更多中医肛肠(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根据《素问·五脏别论》下列各项中,不具有藏而不泻特性的是

A. 心
B. 肝
C. 三焦
D. 胆
E. 女子胞


2. [多选题]桂枝附子汤证、白术附子汤证、甘草附子汤证在病机方面的共同特点是( )

A. 风湿袭侵
B. 表气已虚
C. 表阳已虚
D. 表里阳虚
E. 里阳已虚


3. [多选题]具有降气作用的药物是

A. 厚朴
B. 吴茱萸
C. 沉香
D. 刀豆
E. 柿蒂


4. [单选题]《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的“天癸”,其合理解释是

A. 月经
B. 肾中能促进生长发育的物质
C. 精子、卵子
D. 肾中具有促进生殖功能的物质
E. 生长激素


5. [单选题]《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

A. 天运不光明
B. 折寿而不彰
C. 内闭于九窍
D. 外壅于肌肉
E. 以上均不是


6. [单选题]《金匮要略》所论"肺胀"的病机是

A. 上焦虚寒,肺气郁闭
B. 风热犯肺,肺气胀满
C. 饮阻气逆,肺失肃降
D. 痰浊阻肺,气道不利
E. 外寒内饮,肺失宣肃


7. [多选题]白虎加人参汤证症见时时恶风,背微恶寒的机理是( )

A. 卫表阳虚
B. 表有风寒
C. 气津两伤
D. 汗出肌疏
E. 里有阳虚


8. [多选题]下列与固瘕有关的是( )

A. 大便初硬后溏
B. 腹满硬痛,不大便
C. 胃中冷,水谷不别
D. 阳明中风
E. 阳明中寒


9. [多选题]具有收敛止血功效的药物是

A. 侧柏叶
B. 石榴皮
C. 蒲黄
D. 五倍子
E. 山茱萸


10. [单选题]《灵枢·本神》所提出的“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是为了了解

A. 患病之因
B. 精神魂魄之存亡
C. 病者的体质
D. 病之虚实
E. 以上都是


11. [单选题]《金匮要略》论中风,邪在于经可见

A. 肌肤不仁
B. 即重不胜
C. 口吐涎
D. 舌即难言
E. 喁僻不遂


12. [单选题]症见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象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缓,宜选用

A. 化湿清热
B. 芳香宣化
C. 分消走泄
D. 清气化湿
E. 升清降浊


13. [单选题]旋复代赭汤适于下列哪一项病证

A.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B. 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
C. 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
D.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粳,噫气不除者
E. 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


14. [多选题]能平肝息风,又能通络的药物是

A. 蜈蚣
B. 地龙
C. 天麻
D. 全蝎
E. 白花蛇


15. [多选题]息风法常配合使用的治法有( )

A. 清气法
B. 凉血法
C. 祛湿法
D. 攻下法
E. 清营法


16. [多选题]伏暑初起可见( )

A. 发热恶寒,无汗
B. 心烦口渴,小便短赤
C. 头痛,周身酸痛
D. 口干不渴
E. 舌赤少苔


17. [单选题]"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本证病机为

A. 外有表邪,水热互结
B. 水热互结,郁热伤阴
C. 水血互结,气化不利
D. 饮停于胃,湿伤于下
E. 肾阳不足,下寒上燥


18. [多选题]产后腹痛的成因有( )

A. 血虚内寒
B. 气血郁滞
C. 瘀血内结兼阳明里实
D. 阴阳俱虚
E. 瘀血内结


19. [单选题]脾约证的脉象是

A. 脉滑而疾
B. 脉沉迟
C. 趺阳脉浮而涩
D. 脉浮大
E. 脉微涩


20. [单选题]《咳论》“咳而腹满,不欲食饮”属

A. 胆咳
B. 大肠咳
C. 膀胱咳
D. 胃咳
E. 三焦咳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9ygven.html
  • 下一篇:中医肛肠学卫生高级职称(正高)2024在线题库加分训练(S0) 太阴温病,不可发汗,阴脉弦,治疗的先后缓急是湿阻肠道,身热不扬,小便混浊,其开窍方药应选用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证有哪些( )由芍药、麻黄、石膏、桂枝、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的方剂,骨节不利 脾肾两虚,后和解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