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正高级卫生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学正高卫往年考试试卷(K1)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4-20   [手机版]    

正高级卫生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学正高卫往年考试试卷(K1)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级卫生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学正高卫往年考试试卷(K1),更多中医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采用骨性标志取穴法的穴位有

A. 阳陵泉
B. 下关
C. 廉泉
D. 内关
E. 攒竹


2. [多选题]伏暑的发病特点( )

A. 发于秋冬季节
B. 初起表里同病
C. 发病轻重与发病时间有关
D. 发病急、病情重、病变多
E. 易闭窍动风


3. [多选题]齿衄之阴虚火旺证的临床选方是

A. 六味地黄丸
B. 百合固金汤
C. 茜根散
D. 泻心汤
E. 泻白散


4. [多选题]《内经》认为痞满的病因包括

A. 饮食不节
B. 情志失调
C. 起居不适
D. 素体脾虚
E. 寒气


5. [多选题]引起腹痛的病因有( )

A. 外感时邪
B. 饮食不节
C. 瘀血内阻
D. 情志失调
E. 阳气虚弱


6. [多选题]五苓散的服法包括

A. 白饮和服
B. 覆取微似汗
C. 多饮暖水
D. 服药后糜粥自养


7. [多选题]肝胃郁热的胃痛症状是

A. 胃脘胀痛
B. 痛势急迫
C. 心烦易怒
D. 吐酸嘈杂
E. 口干,口苦


8. [多选题]肾阳对机体的主要作用是

A. 温煦
B. 推动
C. 兴奋
D. 制约肾阴
E. 气化


9. [多选题]今人所说胸痛,实际包括古代医籍所说的下列哪些病证:

A. 胸痹
B. 胃痛
C. 真心痛
D. 心痛
E. 以上都不是


10. [多选题]《伤寒论》的学术成就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

A. 总结了前人的成就,形成了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
B. 继承了前人在针灸方面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针灸学术的发展
C. 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 系统揭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规律,并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E. 制定了若干基本治则,保存了许多功效卓著的方剂,并为中药制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1. [多选题]实喘的特征表现

A. 呼吸深长有余
B. 呼出为快
C. 气粗声高
D. 痰鸣喘嗽
E. 脉数有力


12. [多选题]关于经络肢体病的病机以下哪些论述是正确的

A. 邪犯经络证可因内风痰瘀血阻滞经脉
B. 血瘀阻络证多见于失血或耗损阴精等疾病过程中
C. 血虚筋急证多见于久郁气滞之体
D. 经络空虚证多见于热毒蕴结血分之证
E. 邪犯经络证多因感受外邪,直犯经脉


13. [多选题]腹痛所涉及的器官有

A. 肝
B. 心
C. 胆
D. 脾
E. 肾


14. [多选题]痴呆“善忘”的特点为

A. 善忘前事
B. 告知不晓
C. 不知前事
D. 问事不知
E. 晓其事却易忘


15. [多选题]行痹的临床特点是

A. 肢体关节酸痛
B. 游走不定
C. 涉及上下肢体关节
D. 脉浮缓
E. 痛有定处


16. [多选题]病人有痫病史多年,现症见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溲黄,目赤,舌红,苔黄腻,脉沉弦滑而数。以下处置正确的是

A. 辨证属痰火扰神
B. 治以清泻肝火,化痰宁神
C. 方选龙胆泄肝汤合涤痰汤
D. 方选定痫丸
E. 治以涤痰熄风镇痫


17. [多选题]心血瘀阻型胸痹的临床特点是( )

A. 胸部刺痛,固定不移
B. 疼痛入夜更甚
C. 舌质紫暗
D. 舌苔浊腻
E. 脉结代


18. [多选题]小茴香的适应证是

A. 肝经受寒之少腹冷痛
B. 胃寒气滞的脘腹胀痛
C. 寒疝腹痛
D. 肝气郁滞,睾丸偏坠胀痛
E. 脾肾阳虚,五更泄泻


19. [多选题]下列属于疾病传变的是

A. 表病入里
B. 里病出表
C. 由寒化热
D. 由实转虚
E. 由虚转实


20. [多选题]以下哪些选项与肾有关( )

A. 毛
B. 骨
C. 主蛰
D. 精之处
E. 阴中之太阴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9o45yq.html
  • 下一篇:(正高)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学医学高级职称(正高)终极模考试试题(K1) 尚有外治法肾阳虚衰泄泻的治法是( )黄精具有的功效是喘证的临床表现为侧柏叶有何功效,而适用于肺热咳嗽,养脾阴# 滋阴平肝,清窍痹阻# 气血亏虚,郁久化热# 精亏液少,阴虚阳亢# 痰饮、瘀血郁滞于内# 饮食积滞郁久而化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