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分离(转换)性障碍和分离性抽搐最主要的鉴别要点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3-08-03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分离(转换)性障碍和分离性抽搐最主要的鉴别要点"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临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分离(转换)性障碍和分离性抽搐最主要的鉴别要点

A. 有意识障碍
B. 脑电图有异常放电波
C. 局部肌肉抽动
D. 无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
E. 发作性病程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女,32岁。停经90天,阴道不规则流血6天,下腹隐痛。妇科检查:宫低平脐,质软,未触及胎体,未闻及胎心。尿妊娠试验阳性。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羊水过多
B. 先兆流产
C. 死胎
D. 葡萄胎
E. 稽留流产

正确答案 :D

解析:尿妊娠试验阳性说明已经怀孕,90天是3个月,3个月宫低刚刚出骨盆,在耻骨联合上,而此时宫低平脐。明显大于正常周数,符合葡萄胎的特征。


[单选题]正常呼气末,肺内气体量相当于

A. 残气量
B. 呼气储备量
C. 功能残气量
D. 吸气储备量
E. 肺总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残气量是指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不能呼出的气体量,排除A。呼气末储备量等于呼出的最大气体量-潮气量-补吸气量,排除B。吸气储备量等于肺活量-深吸气量,排除D。肺总量是指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体量,排除E。功能残气量是指平静呼吸末尚存在肺内的气体量,故选C。


[单选题]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机制是

A. 生成高铁血红蛋白
B. 溶血作用
C. 胆碱酯酶活性抑制剂
D. 毛细血管扩张
E. 疏基酶失活

正确答案 :A

解析:亚硝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盐常存在于腌制肉制品、泡菜、变质的蔬菜中。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亚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失去携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故选A。


[单选题]原发性肺结核的常见播散方式

A. 淋巴道播散
B. 支气管播散
C. 血行播散
D. 血行播散和淋巴道播散
E. 淋巴道和支气管播散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面部危险三角区疖肿挤压后易引起的最主要的危害是

A. 面部蜂窝织炎
B. 海绵窦栓塞症
C. 侵犯上颌窦
D. 唇痈
E. 感染破溃影响面容

正确答案 :B

解析:这是一道用解剖知识解释临床问题的试题。由于面静脉口角以上段缺少静脉瓣,因此,其中的血液可以经过内眦静脉及面深静脉与颅内海绵窦交通。当面部危险三角区疖肿受挤压后,致病因子可沿上述交通途径至海绵窦,可能导致颅内的继发感染,引起化脓性海绵窦栓塞症,危及生命,因此,最主要的危害选B。


[单选题]某职业病诊断机构在对杨某进行职业病诊断过程中,向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需要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杨某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以便正确诊断。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用人单位配合下按规定时限组织了现场调查。该时限是

A. 7日
B. 10日
C. 15日
D. 30日
E. 45日

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职业病诊断、鉴定的现场调查规定的知晓度。《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下列因素:①病人的职业史;②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③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是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职业病。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需要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时,可以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也可以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10日内组织现场调查。用人单位不得拒绝、阻挠。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9npgyq.html
  • 下一篇:恐惧症首选疗法是 抗焦虑药的主要适应证为支气管哮喘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特点是一对恋人来到某妇幼保健院做婚检。检查结果发现男方患有梅毒,本题选B。支气管哮喘为发作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心脏听诊可闻及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