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最早由国家政府颁行药典的朝代是( )。
A. 宋朝
B. 唐朝
C. 明朝
D. 隋朝
2. [单选题]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 )。
A. 津能载气
B. 津血同源
C. 气能生血
D. 气能摄血
3. [单选题]胸痹的病位在心,但多与( )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
A. 肝、肺、脾
B. 胃、肺、肾
C. 肺、脾、肾
D. 肝、脾、肾
4. [单选题]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
A. 上与下
B. 邪与正
C. 寒与热
D. 动与静
5. [单选题]下列哪些不是痢疾的主症?( )
A. 里急后重
B. 泻下粪便如米泔水
C. 腹痛腹泻
D. 便下赤白脓血
6. [单选题]被称为中医理论体系奠基之作的经典是( )。
A. 《黄帝内经》
B. 《神农本草经》
C. 《中藏经》
D. 《难经》
7. [单选题]喘证的病位主要在( )。
A. 心、肺
B. 脾、肺
C. 肺、肾
D. 肝、肺
8. [单选题]治疗心阳不振型心悸,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
A. 关元、中脘
B. 气海、足三里
C. 关元、足三里
D. 神阙、中脘
9. [单选题]阴阳学说认为,各种疾病病理变化不外乎阴阳的( )。
A. 消长转化
B. 亢害承制
C. 相互影响
D. 偏盛偏衰
10. [单选题]下列方剂中,喻嘉言称为“逆流挽舟法”的是( )。
A. 人参败毒散
B. 葛根芩连汤
C. 芍药汤
D. 白头翁汤
1.正确答案 :B
解析:据历史记载: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公元657年唐政府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群众编修本草,于公元659年完稿,名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它比欧洲纽伦堡政府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该书共54卷,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载药850种,逐渐被传到欧洲和中国的邻国如日本、朝鲜、新加坡等,在国外得到广泛流传和应用。
2.正确答案 :B
解析:津血同源,是指血和津液皆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的作用,二者在生理上相互补充,相互转化。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对于失血患者,不宜妄用汗法;对于多汗夺津或因吐、泻等致津液大量丢失的患者,不可轻用破血逐瘀之峻剂。此即“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3.正确答案 :D
解析: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肝病则疏泄失职,肝气郁结,气血凝滞;脾虚则失其健运,聚生痰湿,气血乏源:肾虚则藏精失常,肾阴亏损,肾阳虚衰。三者共同作用导致心脉痹阻。
4.正确答案 :B
解析:阴阳的基本特性,是划分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依据,凡属于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属于阳的范畴;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物质的属于阴的范畴。寒与热、上与下、动与静都是基本的阴阳概念。虽然邪气和正气各自可以分出阴阳,但就邪与正而青,是不符合阴阳属性的基本要求的,所以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
5.正确答案 :B
解析:痢疾的主症为下痢脓血黏液、腹痛、便下赤白血脓、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
6.正确答案 :A
解析:《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
7.正确答案 :C
解析: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喘》说“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喘证病因不外外感与内伤,病性有虚实两端。“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多为实喘之因;劳欲、久病则为虚喘之由,二者可相互转化:实喘久病迁延不愈,可耗伤肺肾之气,致肺肾气虚或阴虚,肺不主气或肾不纳气,成为虚喘。
8.正确答案 :C
解析:关元穴为小肠经募穴,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心与小肠相表里,足三里为足三阳经的交会穴,加此二穴可共同起到振奋心阳的作用。
9.正确答案 :D
解析:阴阳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阳邪侵犯人体,人体正气中的阴气奋而抗之;阴邪侵犯人体,正气中的阳气与之斗争。如此产生了邪正相搏,导致了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阴阳失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阴阳偏盛、阴阳偏衰和阴阳互损。即各种疾病病理变化不外乎为阴阳的偏盛偏衰。
10.正确答案 :A
解析:逆流挽舟是清代医家喻嘉言根据人参败毒散治疗痢疾初起兼有表证的经验,以类比方式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痢疾初起兼表证者,乃外邪从表而陷里,故应使陷里之邪,还从表出而解,犹如逆流之中挽舟上行。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9mjj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