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妇女保健医学副高提分加血考试试题(C9),更多妇女保健(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确切的检查输卵管病变的方法是
A. 输卵管通气
B. 宫腔镜
C. B超检查
D. 子宫输卵管造影
E. 输卵管通液
2. [单选题]产后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最佳护理措施是
A. 热敷乳房
B. 婴儿频繁吸吮乳头
C. 按摩乳房
D. 抖动乳房
E. 喂奶前按摩乳头
3. [单选题]关于流行病学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主要的实验室
B. 分析性研究可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C. 流行病学研究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
D. 病例对照研究可提供病因线索
E. 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又称数理流行病学研究
4. [单选题]患者女性,28岁。妊娠39"周,重度贫血,因自觉胎动减少4小时就诊,初步诊断为胎儿窘迫。下列处理欠妥的是
A. 立即吸氧
B. 纠正贫血
C. 监测胎心变化
D. 迅速人工破膜结束分娩
E. 嘱左侧卧位
5. [单选题]筛查早期宫颈癌最常用的方法是
A. 阴道窥器检查
B. 阴道镜检查
C. 宫腔镜检查
D.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E. 宫颈活检
6. [单选题]能查明无脑儿的检查为
A. OCT
B. B超
C. 妊娠早期绒毛活检
D. 羊水中肌酐值检测
E. 羊膜宫腔胎儿造影
7. [单选题]子宫内膜癌Ⅰ期,最好的治疗方法是
A. 放射治疗,盆腔外照射
B. 子宫切除术,保留双侧卵巢
C. 全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D. 全子宫切除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E. 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与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术
8. [单选题]羊水栓塞时羊水进入母体的途径是
A. 卵巢静脉
B. 宫颈黏膜静脉
C. 子宫静脉
D. 阴道静脉
E. 下肢静脉
9. [单选题]子宫肉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 清亮腹水
B. 双侧卵巢均增大
C. 不规则阴道出血
D. 闭经
E. 合并感染
10. [单选题]不孕伴有痛经的妇女常发生
A. 多囊卵巢综合征
B. 子宫内膜异位症
C. 子宫内膜结核
D. 子宫肌瘤
E. 卵巢肿瘤
11. [单选题]女,30岁,孕18周,白带多,脓性,色黄,伴尿频、尿急、尿烧灼感3天。妇科检查:阴道内见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宫颈光滑、充血、水肿,子宫(-)。宫颈分泌物涂片在多核白细胞内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妊娠合并滴虫阴道炎
B. 妊娠合并淋病
C.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
D. 妊娠合并梅毒
E. 妊娠合并外阴化脓性感染
12. [单选题]关于妊娠期间补充维生素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 维生素C能预防孕妇皮肤过分干燥和乳头皲裂
B. 维生素A对胎儿机体抵抗力有促进作用
C. 维生素B能预防孕妇阴道上皮细胞角化
D. 维生素D对胎儿骨、牙齿的正常发育有促进作用
E. 维生素E能促进造血系统的健全
13. [单选题]关于不全流产,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 指妊娠产物已经部分排出体外,尚有部分残留于宫腔内
B. 不完全流产由难免流产发展而来
C. 宫口已扩张
D. 阴道流血逐渐停止
E. 可见胎盘组织堵塞于宫口
14. [单选题]疫源地是指
A. 传染源能达到的范围
B. 传染源所在的地区
C. 传染源容易聚集的地方
D. 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
E. 易感者聚集的地方
15. [多选题]第二产程的常规护理内容包括
A. 保持合适体位
B. 每隔10分钟听胎心1次
C. 指导产妇使用腹压
D. 根据情况准备会阴切开包
E. 根据需要灌肠
16. [单选题]女性感染STD的概率高于男性的原因是
A. 在发生性行为时,女性往往是被动的
B. 被动发生性行为后不愿声张
C. 性伙伴多
D. 女性生殖器官的结构特点决定的
E. 女性患病不愿就医
17. [单选题]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的次数一般为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E. 5次
18. [单选题]关于孕前指导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A. 如果夫妇婚后不准备避孕应向双方进行孕前指导
B. 经济困难,居住拥挤不属于不利于妊娠的心理社会因素
C. 受孕应在夫妇双方身心健康良好的情况下进行
D. 如有长期接触对胎儿有毒有害物质的历史暂不适合妊娠
E. 孕前指导是围产保健中的重要一环
19. [单选题]有关真菌性阴道炎,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多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接受雌激素治疗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
B. 白色念珠菌寄居于口腔、肠道及阴道黏膜,三部位可互相感染
C. 局部用酸性液冲洗后用制霉菌素达克宁栓剂
D. 可感染新生儿
E. 可口服斯皮仁诺
20. [单选题]对于女童来说,下列膳食配比合理的是
A. 蛋白质供给占总热量的12%~15%,脂肪占25%~30%,糖类占50%~60%
B. 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供给各占总热量的1/3
C. 蛋白质供给占总热量的16%~20%,脂肪占20%~30%,糖类占50%~60%
D. 蛋白质供给占总热量的16%~18%,脂肪占20%~30%,糖类占50%~60%
E. 蛋白质供给占总热量的12%~15%,脂肪占20%~30%,糖类占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