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副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护理高级职称(副高)冲刺密卷多选题解析(D6)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2-15   [手机版]    

(副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护理高级职称(副高)冲刺密卷多选题解析(D6)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护理高级职称(副高)冲刺密卷多选题解析(D6),更多中医护理(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亡阳患者的正确体位是(  )。

A. 站立
B. 端坐
C. 平卧、头低足高位
D. 侧卧位
E. 俯卧位


2. [单选题]关于表证与里证的区别点,错误的是

A. 表证一般脉浮,里证一般脉沉
B. 表证病程较短,里证病程较长
C. 表证病情较轻,里证病情较重
D. 表证恶寒为主,里证发热为主
E. 表证苔薄,里证舌苔多有变化


3. [单选题]《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的“天癸”,其合理解释是

A. 月经
B. 肾中能促进生长发育的物质
C. 精子、卵子
D. 肾中具有促进生殖功能的物质
E. 生长激素


4.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疾病治疗方法,认为“其慓悍者”可以

A. 引而竭之
B. 按而收之
C. 因而越之
D. 汗而发之
E. 涌而越之


5. [多选题]《素问·热论》说:"巨阳者,诸阳之属也"中的"诸阳"是指( )

A. 阳明经
B. 督脉
C. 阳跷脉
D. 阳维脉
E. 少阳经


6. [单选题]干姜附子汤证"烦躁"的临床表现特征是

A. 烦躁昼轻夜重
B. 烦躁昼重夜轻
C. 烦躁昼夜并重
D. 烦躁遇热加重
E. 烦躁兼有口渴呕吐


7. [多选题]呕、吐、哕共同的病机是( )

A. 胃失和降
B. 肝克脾土
C. 肝郁气逆
D. 气逆于上
E. 肝胃不和


8. [单选题]猪苓汤证“心烦不得眠”的机理是。

A. 肾水不足,心火上亢
B. 阴虚热扰,心神不宁
C. 余热未清,留扰胸膈
D. 阴血不足,心失所养
E. 以上都不是


9. [单选题]《金匮要略》论历节病的成因是

A. 外感风寒湿之气
B. 肝肾亏虚,筋骨失养
C. 肝肾亏虚,风寒湿侵
D. 肝肾不足,寒伤骨髓
E. 阳气亏虚,血行不利


10. [单选题]陈某,男,61岁,近来喘息咳唾,胸闷气短,不得平卧,心胸疼痛连及后背亦痛,大便不利,舌淡红苔白腻,脉沉滑。治应选用

A. 栝楼薤白白酒汤
B. 栝楼薤白半夏汤
C. 枳实薤白桂枝汤
D. 乌头赤石脂丸
E. 桂枝生姜枳实汤


11. [单选题]具有软坚散结作用的药物属于中药五味中的( )

A. 辛味
B. 甘味
C. 酸味
D. 苦味
E. 咸味


12. [单选题]脉搏流利,圆滑有力的属( )

A. 浮脉
B. 数脉
C. 滑脉
D. 涩脉


13. [单选题]方剂中针对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称为( )

A. 君药
B. 臣药
C. 佐药
D. 使药
E. 辅药


14. [单选题]肾在液为( )

A. 涎
B. 唾
C. 尿
D. 泪
E. 涕


15. [单选题]结胸证最基本的脉证特点是

A. 按之痛,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B. 按之痛,寸脉大,关脉沉
C. 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紧
D. 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
E. 按之痛,寸脉浮大,关脉沉


16. [单选题]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错误的是

A. 寒证恶寒喜热,热证恶热喜冷
B. 寒证口渴喜冷,热证口淡不渴
C. 寒证大便泄泻,热证大便秘结
D. 寒证舌苔白润,热证舌苔黄干
E. 寒证脉迟或紧,热证脉数或洪


17. [单选题]以下不属生命体征内容的是(  )。

A. 呼吸
B. 脉搏
C. 血压
D. 神志
E. 体重


18.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肺的生理功能的是( )

A. 主气,司呼吸
B. 主宣发和肃降
C. 主通调水道
D. 主治节,朝百脉
E. 肺气通于天


19. [单选题]凡消导类药物,服用时间最好选在( )

A. 下午
B. 饭前
C. 睡前
D. 清晨
E. 饭后


20. [单选题]针刺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于针柄上点燃,使温热借针体传到组织深处的是何种灸法:( )

A. 艾条灸
B. 直接灸
C. 间接灸
D. 温针灸
E. 灯火灸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90l44e.html
  • 下一篇:副高考试宝典中医护理副高卫生高级职称题库在线练习(D7) 纳呆食少,头身困重,治以五苓散。其治法的理论基础源于"中焦受气取汁"的"汁"是指(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之"本"指的是风温余邪未净,后但热不寒,口渴不引饮 始恶寒,后者小便自利 前者大便硬,伎巧出焉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