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资格考试宝典内分泌学中级职称在线测试题库(F0),更多内分泌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MODY的发病是由于
A. β细胞胰岛素分泌不足
B. 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
C.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 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
E. 线粒体基因突变
2. [单选题]诊断室速最有力的心电图证据是( )
A. 心率140~200/min
B. R-R>P-P(房室分离)
C. QRS波群增宽>0.12s
D. 出现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E. 节律整齐或轻度不齐
3. [单选题]女性,61岁。肝硬化失代偿期,大量腹水,给予利尿剂后腹水仍不见减少,考虑为难治性腹水。关于难治性腹水利尿剂的最大剂量是下列中的
A. 螺内酯100mg,呋塞米40mg
B. 螺内酯200mg,呋塞米80mg
C. 螺内酯200mg,呋塞米100mg
D. 螺内酯400mg,呋塞米160mg
E. 螺内酯500mg,呋塞米200mg
4. [单选题]当尿酸析出结晶并在组织内沉积时,理论上血清尿酸值应大于
A. 320μmol/L
B. 380μmol/L
C. 400μmol/L
D. 420μmol/L
E. 480μmol/L
5. [单选题]下述何种疾病的肺功能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
A. 哮喘
B. 肺纤维化
C. 慢性支气管炎
D. 大气道狭窄
E. DPB(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6. [单选题]肾性水肿的主要表现是( )
A. 水肿从足部开始
B. 发展较缓慢
C. 静脉压升高
D. 疾病早期,晨间有眼睑与颜面水肿
E. 水肿比较坚实,移动性小
7. [单选题]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细胞内的特征性变化是
A. 热休克蛋白自激素结合区水解
B. IP3、DAG浓度增高
C. cAMP减少
D. cAMP增加
E. 受体β亚单位上酪氨酸磷酸化
8. [单选题]影响医患关系的最次要因素是( )
A. 社会环境的因素
B. 医务人员的因素
C. 患者方面的因素
D. 医院管理的因素
E. 患者所在单位的因素
9. [单选题]作为主诉,不正确的是
A. 反复右上腹部疼痛10天
B. 发热2天
C. 发现腹部包块半个月
D. 心脏病2年,加重伴下肢水肿3天
E. 畏寒,咳嗽,发热3天,加重伴右胸痛1天
10. [单选题]慢性肺心病出现右心衰竭时,以下哪项可能不是心衰的表现( )
A. 双肺底湿啰音
B. 肝肿大和压痛
C. 双下肢水肿
D. 胸腔积液
E.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11.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本规范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职资格
B.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警告、暂停执业或吊销执业证书
C. 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党纪政纪案件的调查处理程序办理
D. 缓聘、解职待聘、解聘
E.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12. [单选题]糖尿病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
A. 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
B. 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
C. 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D. 葡萄糖耐量减低
E.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13. [单选题]对于腹腔积液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腹腔内血液95%经门静脉回流到体循环
B. 血浆蛋白低于25g/L常出现腹腔积液
C. 慢性右心功能不全时腹腔积液为漏出液
D. 结核性腹膜炎腹腔积液为渗出液
E. 丝虫病常可引起血性腹腔积液
14. [单选题]最重要的可控制的中风危险因素是
A. 高胆固醇和高脂血症
B. 糖尿病
C. 吸烟
D. 高血压病
E. 高血黏稠度
15. [单选题]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特征是
A. 骨质边缘反应
B. 多发性骨折和畸形
C. 痛风石沉积
D. 圆形或不整齐的穿凿样透亮缺损
E. 骨膜下皮质吸收和颅骨斑点状脱钙
16. [单选题]水肿这一术语不包括下列哪种情况
A. 阴囊积水
B. 腹腔积水
C. 心包积水
D. 胸腔积水
E. 脑水肿
17. [单选题]男性,29岁。因呕吐腹泻来诊,粪便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阿米巴痢疾。该患者典型的粪便是
A. 隐血便
B. 果酱样便
C. 洗肉水样便
D. 黏液脓血便
E. 外观正常
18. [单选题]原发性痛风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A. 胰岛素抵抗
B. 尿酸生成增多
C. 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活性增强
D. 尿酸排泄减少
E.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乏
19. [单选题]以下哪项对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和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鉴别诊断有帮助( )
A. 20岁前发现胸骨右缘第二肋间有粗糙的收缩期杂音
B. 心电图示左室肥厚
C. X线示升主动脉扩张
D. 超声心动图示二叶主动脉瓣
E. 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肥厚
20. [单选题]风心病心衰患者用洋地黄和利尿剂治疗,出现食欲不振,头痛,心电图为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应首先考虑
A. 洋地黄剂量不足
B. 低钾
C. 洋地黄中毒
D. 风湿活动
E. 心衰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