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环境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历年考试真题集锦(E8),更多环境卫生(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公共场所的下列项目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的是
A. 空气
B. 水质
C. 装修
D. 噪声
E. 采光、照明
2. [多选题]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紧急措施有
A. 限制或停止人群聚集性活动
B. 停工、停产、停课
C. 临时征用房屋
D. 封闭被污染的饮用水源
E. 临时征用交通工具
3. [单选题]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方法不包括( )
A. 统计推断法
B. 趋势外推法
C. 因果模式预测法
D. 类比分析法
E. 专家系统法
4. [单选题]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主要临床表现是
A. 胃溃疡
B. 肢端麻木
C. 女工月经周期紊乱
D. 神经衰弱综合征
E. 心律不齐
5. [单选题]患者面赤舌红,尤其舌尖深红起刺,脉数,是因为( )
A. 肝火过旺
B. 肾火过旺
C. 心火过旺
D. 胆火过旺
E. 肺火过旺
6. [单选题]办公场所是指( )
A. 管理或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临时性生活、工作环境
B. 管理或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固定生活、工作环境
C. 固定人群从各种事社会活动的临时性生活、工作环境
D. 管理或专业技术人员处理(或办理)某种特定事务的室外工作环境
E. 管理或专业技术人员处理(或办理)某种特定事务的室内工作环境
7. [单选题]器官形成期这一阶段对致畸作用的敏感性最强,受到环境有害因素的影响易于发生先天性畸形。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形成期是受精后第几周
A. 1~3
B. 3~8
C. 5~8
D. 4~10
E. 5~10
8. [单选题]与胁痛发病密切相关的脏腑为( )
A. 肾、膀胱
B. 肝、胆
C. 脾、胃
D. 心、小肠
E. 肺、大肠
9. [多选题]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应制订企业标准
A. 已制订国家标准
B. 已制订行业标准
C. 已制订地方标准
D. 上级标准的适用面广,不完全满足本企业具体产品特性
E. 为保证上级标准的贯彻,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竞争
10. [单选题]流行病学实验中的盲法是
A. 研究对象见不到研究者
B. 实验者见不到研究对象
C. 负责安排和控制卖验的人不知道研究目的
D. 参与研究的人员全部不知道分组情况
E. 研究者和(或)研究对象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
11. [单选题]有关大气颗粒物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大气颗粒物对呼吸道局部组织有堵塞作用
B. 大气颗粒物在上呼吸道沉积
C. 大气颗粒物可作为其他污染物的载体
D. 大气颗粒物上的化学成分有联合毒作用
E. 大气颗粒物可催化大气中的其他污染物转化为二次污染物
12. [单选题]化纤衣服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其原因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关( )
A. 静电感应
B. 透气性
C. 吸汗性能
D. 细菌繁殖
E. 重金属污染
13. [多选题]在队列研究中,暴露资料的收集方法一般有
A. 属于生理、生化指标的因子可通过实验测定
B. 环境暴露因子应考虑工作、家庭、社会环境三方面的综合作用
C. 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关的因子可通过询问调查获得
D. 与性格有关的因子可通过生理检查获得
E. 职业暴露的测定可以工种(暴露量)乘以暴露时间(工龄)作为暴露剂量的估计
14. [单选题]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
A. 消除或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改善劳动条件,从而保护和促进劳动者健康
B. 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C. 获得有关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和工伤的发病情况
D. 识别和鉴定是否有新的职业病发生
E. 评价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质量和预防措施效果
15. [多选题]病人口渴喜热饮,饮量不多,见于( )
A. 痰饮内停
B. 湿热内蕴
C. 热入营血
D. 阳气虚弱
E. 瘀血内阻
16. [多选题]五行学说用于指导临床治疗的具体体现为( )
A. 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
B. 确定治则治法
C. 指导脏腑用药和针灸取穴
D. 帮助纠治精神情志病变
E. 预测疾病的传变
17. [单选题]以下指标属于功能发育指标的是
A. 肌力
B. 胸围
C. 速度
D. 平衡性
E. 头围
18. [单选题]队列研究资料分析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减少
A. 选择偏倚
B. 混杂偏倚
C. 测量偏倚
D. 信息偏倚
E. 错分偏倚
19. [单选题]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意义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 所携带病原体的型别、毒力
B. 携带病原体时间的长短
C. 排出病原体数量的多少
D. 有无间接排出病原体
E. 病原携带者的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20. [单选题]莱菔子的功效是( )
A. 消食和中、化痰除痞
B. 消食化积、活血祛瘀
C. 消食导滞、疏肝下气
D. 消食化积、降气化痰
E. 行气导滞、涩精止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