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环境卫生(副高)题库实战练习(C7)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2-06   [手机版]    

2024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环境卫生(副高)题库实战练习(C7)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环境卫生(副高)题库实战练习(C7),更多环境卫生(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香砂六君子汤的药物组成有( )

A. 党参、白术
B. 茯苓、甘草
C. 半夏、陈皮
D. 木香、砂仁
E. 生姜、大枣


2. [多选题]属于补益剂的是( )

A. 炙甘草汤
B. 六味地黄汤
C. 一贯煎
D. 归脾汤
E. 牡蛎散


3. [单选题]碘缺乏病患病率的特点是( )

A. 山区>丘陵>平原
B. 山区>平原>丘陵
C. 丘陵>山区>平原
D. 丘陵>平原>山区
E. 以上都不对


4. [单选题]压缩双电层作用的含义是( )

A. 水中加入电解质后,其正离子挤入扩散层,进而进入吸附层,使胶体表面电位降低
B. 水中加入电解质后,其负离子直接进入吸附层,使胶体表面电位降低
C. 水中加入电解质后,分子本身成为带电的粒子使胶体表面电位降低
D. 水中加入电解质后,其负离子直接挤入吸附层,中和胶体表面的正电荷
E. 水中加入电解质后,其正离子直接挤入吸附层,中和胶体表面的负电荷


5. [单选题]足少阳胆经起于( )

A. 目内眦
B. 目外眦
C. 足第4趾外侧端
D. 足小趾外侧端
E. 眉毛外侧端


6. [单选题]《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规定患下列哪些疾病的人不能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A. 糖尿病
B.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 高血压
D. 化脓性皮肤病
E. 以上都不是


7. [多选题]实验性病因研究与观察性病因研究的特点与区别是

A. 实验性研究是验证性研究,观察性研究是探索性研究
B. 实验研究分组是按随机化原则,观察性研究不是
C. 实验性研究的因素是人为控制的,观察性研究不是
D. 实验组与对照组人数要相等,观察性研究可不相等
E. 实验性研究用于病因研究时可能存在医德问题


8. [单选题]满面通红多属( )

A. 阴虚证
B. 实热证
C. 肝胆湿热证
D. 戴阳证
E. 血瘀证


9. [单选题]对我国法定的传染病以下正确的有

A. 甲、乙、丙三类35种
B. 甲、乙、丙三类39种
C. 甲、乙两类35种
D. 甲、乙两类37种
E. 以上都不是


10. [单选题]经方差分析,若P<α,则结论是

A. 各样本均数全相等
B. 各样本均数不全相等
C. 至少有两个样本均数不等
D. 至少有两个总体均数不等
E. 各总体均数全相等


11. [单选题]分层分析可减少

A. 选择偏倚
B. 信息偏倚
C. 混杂偏倚
D. Berlson′s偏倚
E. 测量偏倚


12. [多选题]土壤卫生标准的制定原则有 ( )

A. 不影响感官性状
B. 不影响人体健康
C. 不影响土壤自净
D. 防止传播疾病
E. 对人体无间接危害


13. [单选题]在进行环境与健康关系研究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 环境流行病学和环境统计学方法
B. 环境流行病学和环境毒理学方法
C. 环境统计学和环境毒理学方法
D. 环境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E. 环境毒理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14. [单选题]急性毒性实验的实验动物首选

A. 大鼠和小鼠
B. 豚鼠
C. 家兔
D. 狗
E. 猴


15. [多选题]在医学研究中,病因的研究方法有

A. 病例发现
B. 临床医学
C. 流行病学
D. 实验医学
E. 健康状况研究


16. [多选题]下列哪些疾病为我国规定检疫的传染病

A. 鼠疫
B. 斑疹伤寒
C. 霍乱
D. 流感
E. 黄热病


17. [单选题]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主要区别是

A. 研究对象不同
B. 测量的结局不同
C. 研究目标不同
D. 群体调查方法不同
E. 设计思想不同


18. [单选题]人体通过清除粉尘的各种功能,只有

A. 不到0.1%的尘粒沉积在肺内
B. 0.1%~0.3%的尘粒沉积在肺内
C. 1%~3%的尘粒沉积在肺内
D. 10%~30%的尘粒沉积在肺内
E. 10%~50%的尘粒沉积在肺内


19. [单选题]关于控制致病菌繁殖速度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加工好的食品尽快食用
B. 加工好的食品在室温下存放不超过6小时
C. 加工好的食品应储存在10℃以下的冰箱中
D. 加工好的食品也可在60℃以上的温度下热藏
E. 剩余食品食用前要彻底重新加热


20. [多选题]影响物质在体内蓄积量的因素包括 ( )

A. 机体对该物质的反应性
B. 摄入量
C. 排出量
D. 生物半减期
E. 摄入时间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5l0z3y.html
  • 下一篇:环境卫生学(副高)2024考试试题强化练习(C7)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和美容院使用的化妆品出现的突出问题是下列属逆治法的是( )下列哪一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不具备的天气和气候对机体的影响方式为当某种卫生服务的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计算OR值为耳穴"交感"的位置,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