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结核病学主治历年真题试卷(C6),更多结核病学主治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医患关系遵循的最重要的道德原则是( )
A. 医患平等关系
B. 医患团结关系
C. 医患互助关系
D. 医患友爱关系
E. 医患监督关系
2. [单选题]法洛(Fallot)四联症
A. 肺性发绀
B. 混合性发绀
C. 淤血性发绀
D. 缺血性发绀
E. 心性混血性发绀
3. [单选题]患者,女,32岁,间断四肢关节疼痛5年,近来感乏力、食欲不振、心悸、气短,肝肋下一指,轻触痛。查血红蛋白96g/L,尿蛋白(+),双下肢轻度水肿,其原因可能为
A. 慢性肾炎
B. 肝硬化
C. 二尖瓣狭窄致右心衰
D. 黏液性水肿
E. 营养不良
4. [单选题]以下属于"医患关系的技术性方面"的是( )
A. 往中的社会方面的关系
B. 医患交往中的治疗方面的关系
C. 医患交往中的伦理方面的关系
D. 医患交往中的心理方面的关系
E. 医患交往中的人文关怀
5. [单选题]男性,34岁。胸痛3周,气短,查体:烧瓶样心,心音遥远。最可能的诊断是
A. 二尖瓣关闭不全
B. 心包积液
C. 心肌病
D. 心肌炎
E. 胸腔积液
6. [单选题]变异性心绞痛( )
A. 冠状动脉痉挛
B. 冠状动脉内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
C. 冠状动脉斑块破裂不完全血栓形成
D.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75%
E.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50%
7. [单选题]女性,25岁。哮喘重度急性发作前来急诊。体检见张口、端坐呼吸,大汗淋漓,叙述病史仅能说些单词或短语而不连贯。以下预示病情严重的体征为
A. 肋间隙狭窄
B. 两肺呼吸音低,偶闻散在哮鸣音
C. 肋间隙增宽
D. 心脏绝对浊音界扩大
E. 心脏绝对浊音界缩小
8. [单选题]判断成人发育正常的指标,不正确的是
A. 头长为身高的1/5~1/6
B. 胸围等于身高的一半
C. 两上肢展开的长度约等于身高
D. 坐高等于下肢的长度
E. 前臂曲侧或上臂背侧下1/3处脂肪分布差异最小
9. [单选题]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不同点在于( )
A. 慢性、阵发性、季节性发作史
B. 呼气性呼吸困难
C. 肺部听诊哮鸣音
D. 心脏无特殊体征
E. 咯粉红色泡沫痰
10. [单选题]慢性支气管炎诊断主要依据于( )
A. 病史和体征
B. 血细胞计数分类及生化检查
C. 胸部X线
D. 纤维支气管镜
E. 肺功能检查
11. [单选题]下述哪一项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有关
A. 脱发
B. 肌痛
C. 腹痛、恶心
D. 肝功能异常
E. 抗ds-DNA抗体(+)
12. [单选题]女性,35岁,腹痛、腹泻6个月,粪便呈糊状,不含粘液脓血。查体:消瘦、体温37.5℃,心肺无异常,右下腹轻压痛。实验室检查:血沉快。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肠结核
B. 溃疡性结肠炎
C. 结肠癌
D. 肠易激综合征
E. 以上都不是
13. [单选题]患者女。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可有以下症状
A. 咯血
B. 乏力,心悸
C. 晕厥
D. 心绞痛
E. 腹痛
14. [单选题]男,40岁,黄疸,肝脾肿大半年,进食时突然呕吐暗红色液体300ml,其病因可能为
A.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B.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C. 食管癌
D. 急性胃黏膜损伤
E. 胃体上部溃疡
15. [单选题]洋地黄制剂不宜应用的情况是
A. 二尖瓣狭窄合并快心室率房颤
B. 有症状心力衰竭伴窦性心动过速
C. 心力衰竭伴心房颤动
D. 二尖瓣狭窄窦性心率
E. 急性心肌梗死伴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16. [单选题]呼吸困难伴一侧胸痛见于( )
A. 心包积液
B. 阻塞性肺气肿
C. 肺栓塞
D. 肺间质纤维化
E. 支气管哮喘
17.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
A. 2010年1月7日
B. 2012年1月7日
C. 2012年6月26日
D. 2012年8月27日
E. 2012年10月20日
18. [单选题]下列对间歇热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体温升至39℃,持续数天,降至正常
B. 体温骤升达高峰持续数小时,迅速降至正常,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
C. 体温常至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大于2℃,但都在正常以上
D. 体温常至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小于2℃,均在正常以上
E. 体温常至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小于1℃
19. [单选题]有关肺结核的预防性化学治疗,下列正确的是
A. 肺结核不能用化学药物预防
B. 主要用于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易发病的高危人群
C. 接触肺结核的人群都应用药物预防
D. 与痰菌阳性的患者接触的人群
E. 接触肺结核患者,PPD试验阳性的患者
20.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引起肠易激综合征的原因的是
A. 特殊饮食
B. 社会精神因素
C. 肠道菌群失调
D. 内脏动力异常
E. 免疫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