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外科正高卫生高级职称冲刺密卷部分答案(F8)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3-08   [手机版]    

中医外科正高卫生高级职称冲刺密卷部分答案(F8)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外科正高卫生高级职称冲刺密卷部分答案(F8),更多中医外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流痰后期属气血两亏的是

A. 舌红少苔
B. 自汗
C. 脉虚大
D. 心悸,失眠
E. 午后潮热


2. [单选题]茯苓四逆汤的药物组成:

A. 茯苓、人参、附子
B. 茯苓、干姜、附子
C. 茯苓、人参、附子、甘草
D. 茯苓、人参、甘草、附子、生姜
E. 茯苓、人参、甘草、附子、干姜


3. [多选题]治疗风湿在表使用微汗的机理是( )

A. 温扶表阳,扶助卫气
B. 卫阳之气,周流全身
C. 营卫畅通,邪有去路
D. 气血旺盛,正胜邪退
E. 缓缓蒸发,风湿俱去


4. [多选题]关于局麻药高敏反应,下述哪些正确

A. 易发生在大剂量使用局麻药时
B. 酯类比酰胺类发生率高
C. 表现为过敏性休克
D. 表现为毒性反应
E. 剂量常在正常范围内


5. [多选题]毒蛇咬伤,局部伤口红肿较重,创口剧痛,或有水疱、血疱、瘀斑、瘀点或伤处溃烂,头晕头痛,寒战发热,胸闷心悸,严重者烦躁抽搐,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内治方剂宜选用

A. 龙胆泻肝汤
B. 黄连解毒汤
C. 五味消毒饮
D. 五虎追风散
E. 清营汤


6. [单选题]黄疸病,鉴别湿邪为患与非湿邪为患的要点是

A. 发热否
B. 呕吐否
C. 口渴否
D. 小便利否
E. 恶寒否


7. [多选题]内托法常用方剂有

A. 透脓散
B. 托里消毒饮
C. 香贝养营汤
D. 神功内托散
E. 凉膈散


8. [单选题]患者潮热,谵语,腹胀满而痛,数日不大便,不欲食,苔黄燥,脉沉迟有力,宜用的方药是

A. 小承气汤
B. 大承气汤
C. 抵当汤
D. 麻子仁丸
E. 调胃承气汤


9. [多选题]重度脱水、酸中毒患者,短时间内需输入较多液体时,纠正酸中毒可用

A. 平衡盐溶液
B. 1.25%碳酸氢钠溶液
C. 5%碳酸氢钠溶液
D. 右旋糖酐溶液
E. 羟乙基淀粉


10. [单选题]不属于寒热并用的方剂是

A. 半夏泻心汤
B.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C. 黄连汤
D. 黄芩汤
E. 乌梅丸


11. [单选题]一般情况下,太阳病的自然病程约是

A. 一二天
B. 三四天
C. 六七天
D. 十一二天
E. 以上皆不是


12. [多选题]猪苓汤的功用有( )

A. 清热
B. 利水
C. 养阴
D. 通阳
E. 解表


13. [多选题]伤寒未两感时,第五日的表现有( )

A. 口渴
B. 舌于
C. 咽干
D. 口燥
E. 烦满


14. [多选题]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

A. 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
B. 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
C. 温病学是《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
D. 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
E. 《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15. [多选题]常表现为无症状的周围性结节的是

A. 鳞癌
B. 腺癌
C. 细支气管肺泡癌
D. 小细胞癌
E. 大细胞未分化癌


16. [单选题]某男,30岁。上腹胀满,食后加重,大便溏,日2~3次,舌苔白腻,脉滑,治以半夏泻心汤。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关于调整阴阳以恢复其平衡的治疗学思想,其治则是

A. 因而越之
B. 引而竭之
C. 泻之于内
D. 按而收之
E. 散而泻之


17. [多选题]大头瘟发病,其感邪途径为( )

A. 自口鼻而入
B. 先犯卫,气分
C. 可攻窜头面
D. 可伏于膜原
E. 可内陷营血


18. [多选题]便血的疾病有

A. 内痔
B. 直肠癌
C. 肛裂
D. 息肉痔
E. 肛隐窝炎


19. [多选题]牛皮癣的诊断依据是

A. 有传染性
B. 搔抓后易继发感染
C. 皮损为扁平多角形丘疹及苔藓样变
D. 问有糜烂渗出
E. 瘙痒随情绪波动而加剧


20. [多选题]据《素问·咳论》所述,脾咳的症状有( )

A. 右胁下痛
B. 背痛
C. 肩痛
D. 咳吐涎沫
E. 活动受限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51grmd.html
  • 下一篇:中医外科学高级职称(正高)案例分析在线题库(F9) 脾胃虚弱,其局部的病理机制为引起皮肤病的常见内因有症见身热不退,朝轻暮重,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其治疗处方是《湿热病篇》湿热病提纲是男性前列腺在脏腑归属上最密切的两脏多见于热病后 双侧分布 沿周围神经分布,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