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2024中医眼科医学职称副高历年考试真题汇总(B1)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1-21   [手机版]    

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2024中医眼科医学职称副高历年考试真题汇总(B1)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2024中医眼科医学职称副高历年考试真题汇总(B1),更多中医眼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太阴病本证的治疗大法是

A. 温中祛寒,健脾燥湿
B. 升举脾阳,祛散寒湿
C. 补中益气,温胃散寒
D. 健脾和胃,利水祛湿
E. 温中散寒,消积导滞


2. [多选题]开窍药的使用注意是

A. 不可久服
B. 多入丸散
C. 主治神昏窍闭证
D. 神昏的脱证不可用
E. 窍闭神昏,用开窍药亦须进行药物配伍


3. [单选题]视杯外层形成视网膜的

A. 色素上皮层
B. 视杆细胞层
C. 视锥细胞层
D. 外核层
E. 神经节细胞层


4. [单选题]银翘散的组成药物除银花、连翘、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外,其余的是

A. 竹叶、杏仁、桔梗、甘草
B. 苏叶、桔梗、芦根、甘草
C. 薄荷、杏仁、桔梗、甘草
D. 薄荷、竹叶、桔梗、甘草
E. 薄荷、杏仁、竹叶、甘草


5. [单选题]根据原文"伤寒干呕、发热而咳",病机是

A. 邪热壅肺
B. 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C. 风邪外束,胃气上逆
D. 水热互结
E. 邪在半表半里


6. [多选题]下列哪些方剂的药物组成相同而剂量相异( )

A. 大承气汤
B. 小承气汤
C. 调胃承气汤
D. 厚朴大黄汤
E. 厚朴三物汤


7. [单选题]肾主纳气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A. 使肺之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
B. 有助于元气的固摄
C. 有助于精液的固摄
D. 有助于元气的生成
E. 有助于肺气的宣发


8. [单选题]治疗五更泄泻的首选方剂是

A. 吴茱萸汤
B. 理中丸
C. 真人养脏汤
D. 四神丸
E. 金匮肾气丸


9. [单选题]“寒热”是

A. 辨病因的纲领
B. 辨虚实的纲领
C. 辨病位的纲领
D. 辨病性的纲领
E. 辨标本的纲领


10. [单选题]眼睑血玉样红斑是( )的特征性表现

A. 硬皮病
B. 皮肌炎
C. 风湿热
D. 系统性红斑狼疮
E. 梅毒


11. [单选题]一被检者在遮盖试验中,遮盖试验时不见眼球转动,而去遮盖试验时被遮盖眼由外向内转,则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右眼持续性外斜视
B. 左眼持续性外斜视
C. 双眼交替性外斜视
D. 内隐斜
E. 外隐斜


12. [多选题]"五邪中人,各有法度"中"五邪"是指( )

A. 雾露
B. 湿邪
C. 风寒
D. 痰瘀
E. 宿食


13. [单选题]正常时,眼底动脉与静脉管径之比约为:

A. 2:3
B. 1:3
C. 2:4
D. 1:2.5
E. 2:2.5


14. [单选题]两眼平视时上胞遮盖黑睛上缘,超过多少毫米时,才可诊断为上胞下垂:

A. 0.5
B. 1.0
C. 1.5
D. 0.1
E. 2.0


15. [单选题]目劄载于:

A. 《审视瑶函》
B. 《目经大成》
C. 《诸病源候论》
D. 《秘传眼科龙木论》
E. 《外台秘要》


16. [单选题]《原机启微》的作者是:

A. 杨继洲
B. 徐春甫
C. 龚信
D. 李梃
E. 倪维德


17. [单选题]温脾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 生姜、附子
B. 生姜、人参
C. 干姜、大黄
D. 干姜、大枣
E. 生姜、大枣


18. [多选题]厥证治法包括( )

A. 回阳救逆法
B. 辛寒清热法
C. 寒温并用,安蛔止痛法
D. 舒肝解郁法
E. 温胃化饮法


19. [单选题]关于瞳神紧小的临床表现,下面哪项是错误的

A. 眼珠疼痛或胀痛
B. 眉棱骨痛
C. 畏光流泪
D. 视物模糊
E. 白睛红赤


20. [单选题]患者,女,28岁,胸膈胀闷,上气喘急,心下痞满,不思饮食,腹满胀痛,大便秘结,嗳气,脉弦,宜首选

A. 乌药
B. 青皮
C. 柿蒂
D. 丁香
E. 大腹皮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4vmlgn.html
  • 下一篇:中医眼科卫生高级职称(副高)考试模拟试卷(B1) 手法要求是患者少腹冷痛,舌淡,苔白润,脉沉紧,常衣里冷湿,身体沉重,饮食如故,治宜厥证治法包括( )下列各项,脓液自泪窍溢出 冲洗泪道不通 冲洗泪道通而不畅# 睛明穴下方皮色正常温阳散寒# 通脉化 生津止渴# 生津柔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