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中级职称考试宝典胸心外科学中级职称考试历年真题试卷(T8),更多胸心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贯通伤
A. 既有入口又有出口的损伤
B. 入口与出口相连,伤道呈沟槽状
C. 入口和出口在同一点的损伤
D. 只有入口没有出口的损伤
E. 皮肤完整性受到破坏的损伤
2. [单选题]创伤性休克的现场急救措施中,不包括
A. 制动,去枕平卧或低斜坡卧位,抬高下肢15°~20°
B.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呼吸骤停,及时气管插管或切开.人工辅助呼吸
C. 及时止血、包扎、固定
D. 纠正贫血、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E. 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补充血容量
3. [单选题]女性,29岁。尿频,尿急,尿痛1年余,有终末血尿。尿常规检查:脓细胞(+++),红细胞(++),尿细菌培养阴性。IVU检查:右肾不显影,左肾上下盏虫蚀样改变,轻度积水。血肌酐98μmol/L。临床诊断为双肾结核。治疗首先宜采取
A. 抗结核治疗
B. 左肾造口术
C. 右肾切除术
D. 右肾切除,左肾造口术
E. 抗结核治疗后右肾切除术
4. [单选题]下列吸入性损伤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A. 声嘶与喘鸣
B. 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
C. 低氧血症
D. 伤后迅速并发感染
E. 并发肺水肿
5. [单选题]临床诊疗工作中最基本的原则是( )
A. 安全无害的原则
B. 痛苦最小的原则
C. 耗费最少的原则
D. 患者第一的原则
E. 疗效最佳的原则
6. [单选题]脓性指头炎的切开引流切口应是
A. 波动最明显处
B. 患指侧面纵性切开
C. 患指侧面横行切开
D. 患指侧面"S"形切开
E. 患指甲沟旁切开
7. [单选题]胆道出血多有
A. 呕大量鲜血,可伴有血块
B. 强烈呕吐,先胃液后鲜血与血块
C. 柏油便伴腹痛、寒战、高热与黄疸
D. 柏油样大便
E. 鲜血样大便
8. [单选题]胆道梗阻病人,胆红素152μmol/L,转氨酶正常,为明确梗阻部位,可采用
A. 口服胆囊造影
B. 静脉胆道造影
C. PTC
D. 十二指肠低张造影
E. 腹部X线平片
9. [单选题]急性感染是指
A. 病程在1周内
B. 病程在3周内
C. 病程持续2个月以上
D. 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
E. 病程介于急性与慢性之间
10. [单选题]女性,52岁。慢性咳嗽7个月,加重1个月。无吸烟史。X线胸片:右肺外周类圆形分叶状肿块。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肺鳞癌
B. 肺腺癌
C. 肺脓肿
D. 肺小细胞癌
E. 纵隔淋巴肉瘤
11. [单选题]肺部肿块出现"爆玉米花"样的钙化特征多见于
A. 肺炎
B. 肺脓肿
C. 肺结核
D. 肺癌
E. 肺错构瘤
12. [单选题]脓性指头炎的切开引流指征应是
A. 细菌毒性大
B. 局部组织特异
C. 脓腔压力大
D. 脓液穿透骨膜
E. 以上都不是
13. [单选题]麻醉学专业的任务及范畴是
A. 临床麻醉
B. 急救和复苏
C. 重症监测治疗
D. 疼痛治疗及其机制研究
E. 以上都是
14. [单选题]早期滑膜结核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鉴别的可靠依据是
A. 累及关节的数目
B. 血沉是否正常
C. 关节间隙是否狭窄
D. 结核菌素试验
E. 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
15. [单选题]烧伤包扎疗法,不正确的是
A. 外层用无菌脱脂纱布或棉垫包扎
B. 清创后内层敷料为1~2层凡士林油纱贴于创面
C. 厚度以渗出物不渗湿外层敷料为度
D. 包扎应从远端开始
E. 四肢关节包扎应固定在中立位
16. [单选题]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哪项检查不合适
A. B超
B. PTC
C. ERCP
D. 胆道造影
E. CT
17. [单选题]以下对麻醉的论述,正确的是
A. 麻醉的机制完全明确
B. 麻醉药的作用是可逆的
C. 吸入麻醉药的特点是可控性差
D. 静脉麻醉药大部分以原型排出体外
E. BIS是目前判断麻醉深度的唯一指标
18. [单选题]休克时微循环代偿期(缺血期)的主要表现是
A. 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和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加
B. 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血液主要通过直捷通路或动静脉短路回流
C. 微血管扩张,微动静脉间分支开放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淤滞,血流速度缓慢
D. 血流缓慢及促凝因素导致血管内凝血,进一步加重组织缺血、缺氧
E. 微静脉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使血浆大分子或红细胞渗出
19. [单选题]有关胆石症,哪项是正确的
A. 肝内胆管结石,右肝管多于左肝管
B. 胆囊结石多为胆固醇结石或混合性结石
C. 胆色素结石的剖面,中心是放射状而外周呈层状
D. 胆道蛔虫所致的结石多为混合性结石
E. 肝外胆管结石占全部胆石的10%,多位于肝总管或胆管上段
20. [单选题]能诱发卵巢、宫体、宫颈、阴道、乳腺、睾丸、甲状腺肿瘤的是
A. 内分泌功能紊乱所致激素水平异常
B. 前列腺素
C. 泌乳素
D. 亚硝胺
E. 雌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