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药师中级职称在线题库练习(H8),更多主管药师中级职称考试[代码:366]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关于酶原与酶原的激活描述正确的是
A. 体内的酶不以酶原的形式存在
B. 酶原激活过程的实质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C. 酶原的激活过程也就是酶被完全水解的过程
D. 酶原的激活没有任何生理意义
E. 酶原的激活是酶的变构调节过程
2. [单选题]银量法测定巴比妥类药物的碱性条件是
A. 新制的氢氧化钠溶液
B. 新制的无水碳酸氢钠溶液
C. 新制的无水碳酸钠溶液
D. 无水碳酸氢钠溶液
E. 无水碳酸钠溶液
3. [单选题]下列关于制剂中药物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水解和氧化是药物降解的两个主要途径
B. 发生光学异构化的药物,由于其化学结构没有变化,因而不影响药效的发挥
C. 除了水解和氧化外,聚合和脱羧等也会改变药物的化学性质
D. 同一药物的不同晶型,表现出不同的理化性质
E. 固体药物制剂中的药物晶型与稳定性有很大关系
4. [单选题]下列是油脂性基质的是
A. 软肥皂
B. 羊毛脂
C. 平平加
D. 聚乙二醇
E. 单硬脂酸甘油酯
5. [单选题]片重差异超限的原因不包括
A. 冲模表面粗糙
B. 颗粒流动性不好
C. 颗粒内的细粉太多或颗粒的大小相差悬殊
D. 加料斗内的颗粒时多时少
E. 冲头与模孔吻合性不好
6. [单选题]在药物化学名中,基团排序的顺序规则是
A. 按英文字母
B. 按元素周期表
C. 按基团大小,大的在前
D. 按基团大小,小的在前
E. 按基团笔画从小到大
7. [单选题]毛果芸香碱的主要临床用途是
A. 重症肌无力
B. 感冒时发汗
C.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D. 青光眼
E. 眼底检查时扩大瞳孔
8. [单选题]第4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最突出特点是
A. 与其他抗菌药无交叉过敏
B. 超广谱抗感染药
C. 对革兰阳性菌活性强
D. 对革兰阴性菌活性强
E. 具良好的组织渗透性
9. [单选题]关于细胞膜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 主要由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C. 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
D. 膜内镶嵌有不同结构的蛋白质
E. 膜内镶嵌的蛋白质有多种功能
10. [单选题]胶囊剂的缩写词为
A. Sag.
B. Sig.
C. Caps.
D. Cap.
E. Syr
11. [单选题]以硅胶为固定相的薄层色谱按作用机制属于
A. 吸附色谱
B. 离子交换色谱
C. 胶束色谱
D. 分子排阻色谱
E. 亲合色谱
12. [单选题]以下有关剂型的含义正确的描述是
A. 药物的剂型是药物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B. 不同的给药途径可产生完全相同的药理作用
C. 不同剂型不改变药物的不良反应
D. 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的给药形式
E. 不同剂型不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13. [单选题]使蛋白质分子在280nm具有光吸收的最主要成分是
A. 丝氨酸的羟基
B. 半胱氨酸的巯基
C. 苯丙氨酸的苯环
D. 色氨酸的吲哚环
E. 组氨酸的咪唑环
14. [单选题]通过与物料接触的壁面传递热能,使物料中的水分气化而达到干燥目的的方法是
A. 对流干燥
B. 辐射干燥
C. 间歇式干燥
D. 传导干燥
E. 介电加热干燥
15. [单选题]关于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和药物分布的时间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A. 卡马西平在动物体内血浆药物浓度呈月节律变化
B. 在人体内2:00PM~4:00PM血浆游离苯妥英钠的含量最高
C. 清晨游离安定和卡马西平含量最高
D. 顺铂与血浆蛋白结合最高值在下午,最低值在早晨
E.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时间变化只对蛋白结合率>50%的药物有临床意义
16. [单选题]下列有关休克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微循环障碍,重要脏器灌流障碍,细胞与器官功能代谢障碍
B. 是一种危重的局部性的病理过程
C. 休克时全身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
D. 休克时最重要的体征是低血压
E. 过敏可引起休克
17. [单选题]毒扁豆碱属于
A. 胆碱酯酶复活药
B. M胆碱受体激动药
C. 抗胆碱酯酶药
D. NN胆碱受体阻断药
E. NM胆碱受体阻断药
18. [单选题]肽键的性质是
A. 二硫键
B. 配价键
C. 酰胺键
D. 酯键
E. 氢键
19. [单选题]患者男性,16岁,在课堂上突然发生不能控制的咀嚼动作,双手不停搓捏衣角,发作持续仅10余秒。过后不能记忆此事,已发生类似情况多次。初步诊断为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后经脑电图确诊。适宜的治疗药物为
A. 苯妥英钠
B. 乙琥胺
C. 卡马西平
D. 水合氯醛
E. 苯巴比妥
20. [单选题]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不包括
A. 四氮唑比色法
B. Kober反应比色法
C. 紫外分光光度法
D. 非水溶液滴定法
E. 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