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副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针灸高级职称(副高)真题解释(E8)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2-27   [手机版]    

(副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针灸高级职称(副高)真题解释(E8)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针灸高级职称(副高)真题解释(E8),更多针灸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下列腧穴为荥穴的是

A. 鱼际
B. 少府
C. 大都
D. 然谷
E. 太冲


2. [多选题]善清肝热的药物是

A. 羚羊角
B. 珍珠母
C. 钩藤
D. 石决明
E. 天麻


3. [单选题]连翘在保和丸中的作用为

A. 清热解毒
B. 清泄胸膈之热
C. 透热转气
D. 辛凉透表
E. 清热散结


4. [单选题]下列药物中不是百合固金汤中的是( )。

A. 生地黄
B. 熟地黄
C. 麦冬
D. 人参
E. 贝母


5. [单选题]某女,28岁,平素月经常错后,此次停经已有百日,兼见情志抑郁,烦躁易怒,胸胁满闷,小腹胀痛拒按,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沉弦。治疗除主穴外,还应加用

A. 丰隆、阴陵泉
B. 命门、腰阳关
C. 脾俞、胃俞
D. 血海、太冲
E. 内关、膻中


6. [单选题]选取水沟、十二井穴、合谷、太冲、内关穴,针刺用泻法,主治的病证是( )

A. 头痛
B. 眩晕
C. 中风脱证
D. 中风闭证
E. 癫痫


7. [单选题]以下哪项病证不适宜用三棱针点刺法治疗:

A. 高热
B. 喉蛾
C. 中风脱证
D. 中暑昏迷
E. 急性腰扭伤


8. [单选题]某男,4岁。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四肢运动功能障碍。目无神采,面色不华,疲倦喜卧,智力迟钝,舌淡苔薄白,脉细。针灸治疗除百会、四神聪、悬钟外,还应取( )

A. 心俞、脾俞
B. 膈俞、丰隆
C. 血海、丰隆
D. 肝俞、肾俞
E. 足三里、合谷


9.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针灸选穴原则( )

A. 辨证选穴
B. 对症选穴
C. 近部取穴
D. 远部取穴
E. 上下取穴


10. [单选题]奇经的功能之一是

A. 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
B. 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肢体的联系
C. 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D. 能约束纵行诸经
E. 维络诸阴经、阳经


11. [单选题]平补平泻法是

A. 以泻为主,兼有补法
B. 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
C. 以补为主兼有泻法
D. 既有补的成分,又有泻的成分
E. 比较平和的补泻方法


12. [单选题]下列各项,哪项不属于三棱针刺法:

A. 点刺法
B. 散刺法
C. 刺络法
D. 挑刺法
E. 齐刺法


13. [多选题]治疗带状疱疹的基本处方是

A. 支沟
B. 阴陵泉
C. 行间
D. 夹脊穴
E. 皮损局部


14. [单选题]固涩剂的适应征,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热病汗出
B. 血热崩漏
C. 肺虚久咳
D. 火动遗精
E. 伤食泻痢


15. [单选题]与消化道对应的耳穴分布在

A. 耳垂
B. 耳舟
C. 对耳轮体
D. 耳轮脚周围
E. 对耳轮上下脚


16. [单选题]关于八会穴的论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脏会中脘
B. 腑会章门
C. 血会太渊
D. 髓会大杼
E. 筋会阳陵泉


17. [单选题]针灸治疗落枕,循经远部取穴首选( )

A. 足三里
B. 阴陵泉
C. 后溪
D. 合谷
E. 太溪


18. [单选题]按照耳穴分布规律,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

A. 耳屏
B. 耳舟
C. 对耳轮
D. 耳甲腔
E. 耳垂


19. [单选题]手三里和尺泽分别在肘横纹下几寸

A. 3寸、1寸
B. 2寸、1寸
C. 2寸、0寸
D. 3寸、0寸
E. 2寸、2寸


20. [单选题]下列何项不是王氏清暑益气汤的功用

A. 益气
B. 养阴
C. 健脾
D. 生津
E. 清暑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47dkqn.html
  • 下一篇:咳嗽痰多,色白而粘,易于咯出,咳声重浊,胸部满闷或喘促短气, 虚烦不眠,头目眩晕,男,肌肉明显萎缩,发凉,头晕,脉弦。首选药物是水性“润下”的引申义是血液流行不畅,色白者为饮 热者为痰,联系脏腑 十二经筋是机体的卫外屏障,心悸盗汗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