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高级卫生考试宝典临床血液卫生副高冲刺密卷专家解析(I4),更多临床血液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在下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中,属于组织缺铁表现的是
A. 头晕
B. 眼花
C. 心悸
D. 异食癖
E. 气短
2. [单选题]下列代谢过程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是
A. 肝糖原分解
B. 肌糖原分解
C. 食物糖类的消化吸收
D. 糖异生作用
E. 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
3. [单选题]vWF合成减少,而其多聚体结构基本正常,可见于
A. vWDⅠ型
B. vWDⅡA亚型
C. vWDⅡB亚型
D. vWDⅡM亚型
E. vWDⅡN亚型
4. [单选题]一期止血缺陷常用的筛检试验有
A. PT、APTT
B. BT、BPC
C. BT、PT
D. APTT、BPC
E. BT、CT
5. [单选题]不参与血小板的花生四烯酸代谢的酶是
A. 激肽释放酶
B. 环氧化酶
C. 血栓素合成酶
D. 磷脂酶A2
E. 磷脂酶C
6. [多选题]总铁结合力升高,见于
A. 肾病综合征
B. 肝硬化
C. 恶性肿瘤
D. 红细胞增多症
E. 缺铁性贫血
7. [单选题]患者,男,3岁。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血清IgG<2g/L,淋巴结无生发中心,T细胞数量和功能正常,初步诊断
A.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B. Bruton综合征
C. 缺铁性贫血
D. AIDS
E.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8. [单选题]下列哪种细胞一般不出现在正常人骨髓中
A. 原始粒细胞
B. 早幼粒细胞
C. 早幼红细胞
D. 产血小板巨核细胞
E. 原始单核细胞
9. [单选题]在方法学评价中,一般认为相关系数是对于下列哪种情况的估计
A. 偶然误差
B. 系统误差
C. 过失误差
D. 相对偏差
E. 操作误差
10. [多选题]对于溶血空斑形成试验,叙述正确的是
A. 反映B细胞产生抗体的功能
B. 直接法阳性所示的细胞为IgA生成细胞
C. 间接法借助羊红细胞表面抗原与抗体形成复合物以激活补体
D. SPA-SRBC溶血空斑试验检测产生IgG的细胞
E. 洗涤脾细胞所用的HanK液的pH值十分重要
11. [单选题]关于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下列哪一项正确( )
A. 在我国Rh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较ABO血型不合引起者多见
B. Rh阴性的孕母从未接受输血,胎儿为Rh阳性,则第一胎即可发生严重溶血
C. ABO溶血病较易发生核黄疸
D. ABO溶血病可发生于父为A血型,母为O血型的新生儿
E. 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
12. [单选题]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是指
A. 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比值为1︰1
B. 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比值为10︰1
C. 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红细胞比值为10︰1
D. 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比值为20︰1
E. 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红细胞比值为20︰1
13. [单选题]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淋巴结穿刺涂片可找到下列何种细胞
A. 幼稚淋巴细胞
B. R-S细胞
C. 组织细胞
D. 纤维细胞
E. 白血病细胞
14. [单选题]酸化血清溶血试验主要用于下列哪种疾病的诊断
A.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C.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 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
E.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5. [单选题]血液一般检查中,下列哪项指标参考值有性别差异
A. 白细胞计数
B. 血小板计数
C. 白细胞分类
D. 红细胞压积
E.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16. [单选题]免疫电泳常采用的抗血清是
A. IgG、IgM、IgA、IgD、IgC
B. IgG、IgM、IgA、κ、λ
C. IgG、IgA、IgD、κ、λ
D. IgG、IgM、IgD、κ、λ
E. IgG、IgM、IgA、sIgA、IgC
17. [单选题]可通过血脑屏障的病毒为
A. 人乳头瘤病毒
B. 麻疹病毒
C. 柯萨奇病毒
D. 埃可病毒
E. 日本脑炎病毒
18.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疾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 戈谢病
B. PNH
C. 恶性组织细胞病
D.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 急性白血病
19. [单选题]假定血糖在常规实验室20d测定的质控结果的均数为5.5mmol/L,标准差为0.5mmol/L,如果22s规则,其失控界限为
A. 下限为5mmol/L,上限为6mmo/L
B. 下限为4mmol/L,上限为7mmol/L
C. 下限为4.5mmol/L,上限为6.5mmol/L
D. 下限为4mmol/L,上限为6.5mmol/L
E. 下限为3.5mmol/L,上限为7.5mmol/L
20. [单选题]骨髓涂片中网状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淋巴细胞等增多见于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C. 急性白血病
D. 多发性骨髓瘤
E. 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