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外用膏剂中药物透皮吸收过程包括
A. 浸润、渗透
B. 释放、穿透、吸收
C. 渗透、扩散
D. 解吸、溶解、扩散
E. 浸润、渗透、解吸、溶解、扩散
2. [单选题]错误论述冷冻干燥方法的是
A. 物料在高真空和低温条件下干燥
B. 又称为升华干燥
C. 又称为流化干燥
D. 适用于热敏性物品
E. 常用于注射用粉针剂的制备
3. [单选题]炒后产生止血作用的是
A. 荆芥
B. 大蓟
C. 地榆
D. 白茅根
E. 槟榔
4.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是与厚朴燥湿、消积、行气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
A. 调整胃肠运动
B. 促进消化液分泌
C. 抗溃疡
D. 保肝
E. 肌肉松弛
5. [单选题]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方针是
A. 中西医并重
B. 促进民族药发展
C. 加强对外合作
D. 加强中医药资源管理
E. 加强中医药资源的保护
6. [单选题]髓部有异常维管束的药材是
A. 何首乌
B. 商陆
C. 牛膝
D. 大黄
E. 川牛膝
7. [单选题]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阴阳偏胜
B. 阴阳偏衰
C. 阴阳互损
D. 阴阳失调
E. 阴阳格拒
8. [单选题]除下列哪项外,都是药材乌梢蛇的特点
A. 来自于游蛇科的干燥体
B. 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背鳞行数成双,有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
C. 头三角形,脊部高耸成屋脊状
D. 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
E. 显微镜下观察,背鳞的鳞片黄棕色,具纵直条纹
9. [单选题]需杀酶保苷的是
A. 根茎类药
B. 果实种子类药物
C. 矿物类药、动物类药物
D. 含苷类成分的药物
E. 动物类药物、树脂类药物
10. [单选题]穿刺法适用于检查哪类药材的软化程度
A. 长条状药材
B. 粗大块状药材
C. 团块状药材
D. 不规则的根与根茎类药材
E. 粗颗粒状药材
1.正确答案 :B
解析:外用膏剂中药物透皮吸收包括释放、穿透及吸收三个阶段。释放系指药物从基质中脱离出来并扩散到皮肤或黏膜表面;穿透系指药物通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对局部组织起治疗作用;吸收系指药物透过皮肤或黏膜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而产生全身作用。故此题应选B。
2.正确答案 :C
解析:冷冻干燥是利用冰晶升华的原理,在高度真空的环境下,将已冻结了的食品物料的水分不经过冰的融化直接从冰固体升华为蒸汽,一般真空干燥物料中的水分是在液态下转化为汽态而将食品干制,故冷冻干燥又称为冷冻升华干燥。故此题应选C。
3.正确答案 :A
解析:药物经炒炭炮制后可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如地榆、大蓟、小蓟、白茅根、蒲黄、槐花等炒炭后增强止血作用;干姜、乌梅、荆芥等,炒炭后产生止血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
4.正确答案 :E
解析:与厚朴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①调整胃肠运动功能;②促进消化液分泌;③抗溃疡;④保肝;⑤抗菌抗病毒;⑥抗炎镇痛。
5.正确答案 :A
解析: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 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国家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
6.正确答案 :D
解析:髓部有星点这是大黄(根茎)的专属性鉴别特征之一,星点是指大黄根茎髓部的异型复合维管束。
7.正确答案 :D
解析:阴阳失调,即是阴阳消长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从而形成阴阳偏胜、偏衰,或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状态。因此,阴阳失调,是中医学的基本病机之一,是人体阴精、阳气等各种生理性矛盾和关系遭到破坏的概括,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
8.正确答案 :C
解析:乌梢蛇,中药名。为游蛇科乌梢蛇属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除去内脏的全体。本品卷成圆盘状,盘径约至16厘米,表面黑褐色或绿褐色,被菱形鳞片,无光泽。头扁圆形,略似龟头,盘于中央,口内有多数刺状牙齿,眼大不陷而有光泽,头与颈部分界不明显;体鳞14-16行,中央2-4行起棱,高耸呈尾脊状,俗称“剑脊”,脊背两侧有2条黑线纵贯全身,有的黑纵线不明显。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尾部渐细而长。质坚韧,气腥,味淡。剥皮者仅留头部、尾部的皮,中间肉较光滑。以身干、皮黑褐色、肉黄白色、脊背有棱、质坚实者为佳。故此题应选C。
9.正确答案 :D
解析:本组题考查各类药物炮制的目的。动物类药物如紫河车、蕲蛇,树脂类药物如乳香、没药或其他有特殊不快气味的药物,通过炮制可矫臭矫味,利于服用;含苷类成分的药物如黄芩、苦杏仁,经蒸制有杀酶保苷作用,且可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故答案为D、E。
10.正确答案 :B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34qev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