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广东省药学专业技术资格中级真题答案+解析(I0),更多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可以在零售药店销售的药品有
A. 麻醉药品
B. 第一类精神药品
C. 第二类精神药品
D. 麻黄碱单方制剂
E. 医疗机构制剂
2. [单选题]苯海拉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 失眠
B. 消化道反应
C. 头痛、头晕
D. 粒细胞减少
E. 中枢抑制
3. [单选题]医疗用毒性药品
A. 是指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B. 是指毒性剧烈,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C. 是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的药品
D. 是指毒性剧烈的药品
E. 是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4. [单选题]克拉维酸与阿莫西林配伍使用是因前者可
A. 减少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
B. 扩大阿莫西林的抗菌谱
C. 抑制β-内酰胺酶
D. 延缓阿莫西林经肾小管的分泌
E. 提高阿莫西林的生物利用度
5. [单选题]依照《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受保护的中药品种,必须是列入
A.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
B. 国家药品标准的品种
C.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的品种
D. 国家第一批非处方药目录的品种
E. 公费医疗报销用药目录的品种
6. [单选题]下列有关抗流感病毒药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金刚烷胺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
B. 金刚烷胺对乙型流感病毒有效
C. 利巴韦林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
D. 利巴韦林对乙型流感病毒有效
E. 奥司他韦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
7. [单选题]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的文字表述应
A. 健康、易懂、严谨
B. 科学、规范、准确
C. 易懂、严谨、规范
D. 易懂、规范、准确
8. [单选题]负责审批药品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的是
A.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B. 统筹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C.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D.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E. 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9. [单选题]对已上市销售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的药品召回的主体是指
A. 药品生产企业
B.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 医疗机构
D. 零售药店
E. 个人消费者
10. [单选题]关于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组)正确的是
A. 三级以上医院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其他医疗机构可以成立药事管理组
B. 二级以上医院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其他医疗机构可以成立药事管理组
C. 社区中心以上医院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其他医疗机构可以成立药事管理组
D. 医院自主决定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或药事管理组
E. 所有的医院都要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
11. [单选题]下列关于毛果芸香碱的作用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 是M受体激动药
B. 滴入眼后可引起瞳孔散大
C. 降低眼压
D. 滴入眼后可引起近视
E. 前房角间隙扩大
12. [单选题]药品生产企业可以从事以下活动
A. 在药品集贸市场销售本企业生产的药品
B. 将处方药销售给非处方药经营单位
C. 销售更改生产批号但质量合格的药品
D. 销售说明书、标签、药品批准文号不符合规定的药品
E. 在外地设立办事机构销售本企业生产的药品
13. [单选题]苯妥英钠引起急性中毒的解救措施不包括
A. 催吐导泻
B. 静滴10%葡萄糖,加速排泄
C. 谷氨酸及丁氨基丁酸对抗惊厥
D. 胞磷胆碱促进苏醒
E. 口服叶酸、维生素B6等,防止其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14. [单选题]处方的后记包括
A. 医师签名和药品金额
B. 药品名称和药品金额
C. 临床诊断和开具日期
D. 药品名称和用法用量
E. 医师签名和处方编号
15. [单选题]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
A. 药品广告
B. 处方药
C. 非处方药
D. 处方药广告的忠告语
E. 非处方药广告的忠告语
16. [单选题]对浅表和深部真菌感染有较好疗效的药物是
A. 灰黄霉素
B. 二性霉素B
C. 制霉菌素
D. 氟胞嘧啶
E. 酮康唑
17. [单选题]医疗用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该药品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
A. 相近
B. 相似
C. 相等
D. 相关
E. 差不多
18. [单选题]药品质量验收是指
A. 药品外观的性状检查和药品内外包装及标识的检查
B. 药品批号、效期的检查
C. 药品外观的性状检查
D. 包装箱有无渗液、污迹、破损
E. 数量点收
19. [单选题]关于不良反应诱发因素中的药物因素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可引起不良反应
B.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杂质或辅料和添加剂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C. 药物储存中分解的有毒物质可引起不良反应
D. 经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抗生素,因纯度低、稳定性差、杂质多,常引起过敏反应
E. 药物制剂之间的差异可产生不良反应
20. [单选题]与呋塞米合用,使其耳毒性增强的抗生素是
A. 青霉素类
B. 磺胺类
C. 四环素类
D. 大环内酯类
E. 氨基糖苷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