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卫生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学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备考考试试题(G3)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3-13   [手机版]    

卫生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学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备考考试试题(G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学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备考考试试题(G3),更多中医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清胃散中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又寓“火郁发之”之意的药物是

A. 当归
B. 黄连
C. 升麻
D. 生地
E. 牡丹皮


2. [单选题]男,24岁,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多年,骨瘦如柴,少力懒言,腹大如鼓,按之如囊裹水,舌淡红,苔白滑,脉沉弦为

A. 气胀
B. 节胸
C. 水臌
D. 心下痞
E. 瘕聚


3. [单选题]成人胸外心脏除颤首次采用

A. 5~50J
B. 20~80J
C. 200J
D. 200~300J
E. 360J


4. [单选题]《灵枢·天年》篇认为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

A. 好趋
B. 好步
C. 好转
D. 好走
E. 好坐


5. [单选题]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

A. 胸部
B. 腹部
C. 胸腹部
D. 胸胁部
E. 头部


6. [单选题]患者张某,男性,57岁。因失眠多梦2周就诊,现夜难入眠,兼头重如裹,胸脘满闷,心烦口苦,头晕目眩,痰多质黏,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其治法是

A. 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B. 疏肝泄火,镇心安神
C. 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D.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E. 化痰泄浊,宁心安神


7.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癃闭的病因病机

A. 膀胱湿热
B. 肺热壅盛
C. 心火亢盛
D. 肝郁气滞
E. 中气不足


8. [单选题]胃痛的治疗,主要是

A. 调肝理气止痛
B. 调肝和胃止痛
C. 理气和胃止痛
D. 调理脾胃止痛
E. 调肝理脾止痛


9. [单选题]治疗中消应选用的处方是( )

A. 消渴方
B. 玉女煎
C. 沙参麦冬饮
D. 六味地黄丸
E. 肾气丸


10. [单选题]痿证发病与下列哪脏无关

A. 肝
B. 肾
C. 肺
D. 心
E. 胃


11. [多选题]虎杖的功效是

A. 利胆退黄
B. 清热解毒
C. 散瘀止痛
D. 化痰止咳
E. 泻热通便


12. [单选题]雄黄内服的用法多是

A. 入汤剂先煎
B. 入汤剂后下
C. 入丸散剂用
D. 煅烧研末服
E. 入汤剂包煎


13. [多选题]脱汗的临床特点是

A. 大汗淋漓
B. 汗出如珠
C. 脉微欲绝
D. 声低息微
E. 四肢厥冷


14. [单选题]最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的人是

A. 张仲景
B. 成无己
C. 张景岳
D. 宋丹溪
E. 王清任


15. [多选题]痉证发生的外感病因有

A. 感受风邪
B. 感受湿邪
C. 感受寒邪
D. 感受热邪
E. 感受暑邪


16. [单选题]关于消渴病的防治,下列哪项不正确

A. 药物治疗
B. 避免精神紧张
C. 饮食清淡
D. 可不限饮食,但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E. 可多食蔬菜、豆类、瘦肉、鸡蛋等


17. [单选题]以下不属实喘特征的是

A. 发作急骤
B. 呼吸深长
C. 息粗声高
D. 动则喘甚
E. 呼出为快


18. [单选题]患者证见全日总尿量极少或点滴不通,咽干,烦渴欲饮,呼吸急促或咳嗽,苔薄黄,脉数,治似

A. 清肺热,利水道
B. 清热利湿,行气
C. 温补脾肾,化气利水
D. 清热利尿
E. 清热滋阴,行气利水


19. [单选题]治疗气虚感冒的首选方剂是

A. 荆防败毒散
B. 银翘散
C. 新加香薷饮
D. 参苏饮
E. 加减葳蕤汤


20. [单选题]乌梅丸主治何种厥逆

A. 气厥
B. 蛔厥
C. 痰厥
D. 寒厥
E. 热厥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327qjm.html
  • 下一篇:中医内科学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G3) 不正确的是胃火炽盛可导致的血证有男,45岁,食后痛甚,舌质紫暗,有时头痛如劈如刺,内有气滞肺气郁闭 痰浊阻肺# 痰热郁肺 表寒里热 风寒袭肺熟地# 五味子# 紫菀# 阿胶 桑白皮#砂仁 草豆蔻 苍术# 厚朴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