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功效的药物是
A. 夏枯草
B. 僵蚕
C. 天麻
D. 决明子
E. 赭石
2. [单选题]能破血除痹,长于治疗风湿肩臂疼痛的药物是
A. 川芎
B. 羌活
C. 鸡血藤
D. 桑枝
E. 姜黄
3. [单选题]麦粒肿证属脾胃湿热者,宜配伍的腧穴是( )
A. 外关、合谷
B. 内庭、阴陵泉
C. 大椎、曲池
D. 至阴、外关
E. 左右配穴法
4. [单选题]茵陈蒿汤的组成药物是
A. 栀子、茵陈、黄柏
B. 茵陈、炮姜、附子
C. 茵陈、滑石、黄芩
D. 茵陈、麦芽、川楝子
E. 栀子、茵陈、大黄
5. [单选题]“十八反”中,与乌头相反的药物是
A. 玄参
B. 瓜蒌
C. 细辛
D. 海藻
E. 白芍
6. [单选题]治湿温病湿浊蒙蔽清窍所致窍闭神昏,首选药组是
A. 藿香、佩兰
B. 砂仁、豆蔻
C. 郁金、明矾
D. 郁金、石菖蒲
E. 牛黄、地龙
7. [单选题]白虎汤证的治法是
A. 苦寒清热
B. 辛寒清热
C. 苦燥清热
D. 滋阴清热
E. 凉血清热
8. [单选题]牛膝具善下行之性,但此特点不能用于
A. 腰膝酸痛
B. 口舌生疮
C. 气喘咳嗽
D. 难产、胞衣不下
E. 阴虚阳亢眩晕
9. [单选题]最常见的外风证候是
A. 咳嗽,喉痒,鼻塞
B. 风疹,肤痒,麻木
C. 面浮,肢肿,少尿
D. 恶风,微热,汗出
E. 眩晕,抽搐,震颤
10.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八法”内容的是
A. 汗法、吐法
B. 下法、清法
C. 宣法、通法
D. 清法、补法
E. 和法、温法
1.正确答案 :C
2.正确答案 :E
3.正确答案 :B
4.正确答案 :E
解析:茵陈蒿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本方为治疗湿热黄疸之常用方,其证属湿热并重。治当清肝利胆,泄湿退黄。
臣以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助茵陈使湿热从小便而去。佐以大黄逐瘀泻热,通导大便,推陈致新,导湿热从大便而去。
若胁痛者,加柴胡、川楝子,以行气止痛;若口苦者,加黄芩、龙胆草,以清热燥湿;若小便少者,加滑石、茯苓,以清利小便;若食少者,加山楂、生麦芽,以消食和胃等。
5.正确答案 :B
解析:乌头反贝母、瓜萎、半夏、白蔹、白及;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藜芦反诸参(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
6.正确答案 :D
7.正确答案 :B
解析:白虎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本方证由伤寒化热内传阳明之经,或温病邪热传入气分所致。治宜清热生津
石膏、知母相须配合,知母助石膏清肺胃之热,又以滋阴润燥救已伤之阴津。佐以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亦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弊。
白虎加人参汤:若白虎汤证,身热、汗多而脉大无力,或暑病身热、汗出、口渴而背微恶寒者,是热盛而津气两伤之候,宜加人参益气生津。
8.正确答案 :C
9.正确答案 :D
10.正确答案 :C
解析:常用治法
程氏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发散而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等而有表证者。
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之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证。
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通泻大便的方法,使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从大便排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等证。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其中,和解之法适用于邪犯少阳,证属半表半里者;调和之法适用于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此外,尚有和营卫、和胃气等,亦属和法范畴。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等方法,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热证、火证、热甚成毒以及虚热等。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脏腑之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各种虚证。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2klee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