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妇产科学主治医师2024职称晋升考试试题(Q2),更多妇产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导致胎儿慢性缺氧的原因是
A. 脐带受压
B. 胎盘灌注急剧减少
C. 孕妇休克
D. 胎盘功能不全
E. 宫缩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
2. [单选题]发现子宫后壁直肠子宫陷凹、宫骶韧带病变选用
A. 双合诊
B. 三合诊
C. 直肠一腹部诊
D. 腹部扪诊
E. 肛诊
3. [单选题]27岁经产妇,妊娠32周起出现氨基转移酶进行性增高,无其他不适。血压126/84mmHg,前次妊娠有同样病史,于产后氨基转移酶自行恢复正常。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起肝损害
B. 急性病毒性肝炎
C.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D.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E. 药物性肝炎
4. [单选题]关于产前检查正确的是
A. 每月检查一次
B. 每2周检查一次
C. 不定期根据情况检查
D. 妊娠20~36周每4周检查一次
E. 孕期检查5次就可以
5. [单选题]育龄女性,停经50天,阴道大量出血,急诊来院。查:脉搏110次/min,血压90/40mmHg,内诊查宫口处有胚胎组织堵塞,宫体略大。下列正确处理方法为
A. 纠止休克后再行刮宫
B. 边纠正休克边行刮宫
C. 输血,宫缩素静脉点滴
D. 立即行刮宫术
E. B型超声检查后行刮宫术
6. [单选题]首次产前检查的时间应是
A. 出现早孕反应时
B. 确诊早孕时
C. 自觉胎动时
D. 孕12周时
E. 孕16周时
7. [单选题]关于月经的临床表现,下述哪项错误( )
A. 月经周期是从上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到下次月经第1天计算
B. 一般一次月经出血量约80~100ml
C. 经血一般不凝,月经血内缺乏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D. 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
E. 经血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及脱落的阴道细胞
8. [单选题]下列哪项符合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
A. 阴道分泌物pH降低
B. 肘静脉压升高
C. 网织红细胞明显增生
D. 肺活量增加
E. 空腹血糖与非孕妇相似或稍高
9. [单选题]第一产程潜伏期是指
A. 腹痛开始至宫口扩张3cm
B. 阴道见红开始至宫口扩张2cm
C. 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
D. 宫颈扩张1~3cm
E. 宫颈消失开始至宫口扩张2cm
10. [单选题]外阴汗腺瘤()
A. 术时做冷冻切片,癌变者扩大外阴切除范围
B. 沿肿瘤根部切除
C. 有蒂肌瘤局部切除或深部肌瘤摘除
D. 小瘤无需处理,引起生活障碍者手术切除
E. 先做活组织检查,确诊后再行局部切除
11. [单选题]第一产程活跃期停滞是指宫口扩张进程停滞达
A. 1小时以上
B. 2小时以上
C. 3小时以上
D. 4小时以上
E. 4.5小时以上
12. [单选题]关于宫颈糜烂,下列哪项正确
A. 分为单纯型、颗粒型两型
B. 分为Ⅰ度、Ⅱ度
C. 宫颈腺囊肿与宫颈糜烂无关
D. 近年以物理治疗为主
E. 鳞状上皮脱落,柱状上皮覆盖,糜烂治愈,宫颈光滑
13. [单选题]常用于判断胎盘功能的孕妇尿中甾体激素是
A. 皮质醇
B. 孕二醇
C. 雌二醇
D. 雌三醇
E. 醛固酮
14. [单选题]下列哪项可诊为妊娠期糖尿病( )
A. 双亲有家族史
B. 尿糖呈阳性
C. 糖筛查结果7.8mmol/L
D. 两次空腹血糖≥105mg/dl
E. 餐后血糖9.2mmol/L
15. [单选题]正常产褥期母体生殖器官逐渐恢复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宫体恢复至非孕大小需时4周
B. 宫颈外形于产后3日恢复至未孕状态
C. 于产后2周宫颈完全恢复至正常状态
D. 于产后10日,腹部检查扪不到宫底
E. 于产后4周,宫腔表面除胎盘附着处均由新生内膜修复
16. [单选题]TBS关于癌前病变的术语为
A. 高度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B. 原位癌
C. 鳞状上皮化生
D. 不典型增生
E. 核异质细胞
17. [单选题]关于胎儿心电图,正确的描述是
A. 与成人心电图略有不同,胎儿的QRS波群主要是代表在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
B. 孕周越大,检测成功率越高,通常在妊娠20周后才可描到较规律的图形
C. 一般在妊娠12周后即可显示较规律的图形
D. 一般需在妊娠18周后才能显示较规律的图形
E. P-R间期随孕周增加而逐渐缩短
18. [单选题]急性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手术应遵循哪项原则
A. 切除子宫
B. 尽快钳夹出血处,切除或保留患侧输卵管
C. 进行对侧输卵管整形术
D. 切除患侧附件
E. 尽量吸出腹腔血液作自家输血
19. [单选题]临产后子宫收缩的特点,哪项不正确
A. 节律性
B. 对称性
C. 极性
D. 缩复性
E. 子宫下段的收缩力最强
20. [单选题]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病学说与发病因素中,错误的是
A. 种植学说
B. 化生学说
C. 诱导学说
D. 免疫因素
E. 连续排卵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