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中医内科副高职称考试模拟练习题(M4)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5-13   [手机版]    

2024中医内科副高职称考试模拟练习题(M4)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医内科副高职称考试模拟练习题(M4),更多中医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雄黄外用的功效是

A. 杀虫止痒,敛疮
B. 辛寒解毒,蚀疮
C. 解毒,杀虫疗疮
D. 拔毒,生肌
E. 活血消肿散结


2. [单选题]四妙丸是在二妙散的基础上加

A. 牛膝、白术
B. 牛膝、薏苡仁
C. 牛膝、茯苓
D. 牛膝、车前子
E. 牛膝、桂枝


3. [多选题]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

A. 径犯阳明气分
B. 直入心营
C. 伤津耗气
D. 易兼夹湿邪
E. 易犯肺卫


4. [单选题]八珍汤合化积丸适用于治疗下列哪种症证

A. 阴虚发热
B. 疟母
C. 积证气滞血瘀
D. 积证正虚瘀结
E. 以上都不是


5. [单选题]患者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治宜用

A. 小柴胡汤
B. 龙胆泻肝汤
C. 蒿芩清胆汤
D. 四逆散
E. 逍遥散


6. [单选题]女,46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伴有脘腹胀痛,口干口臭,舌红苔黄,脉滑数。其中医治法当为

A. 清热润肠
B. 增液行舟
C. 滋阴养血
D. 泻热行气
E. 泻热消食


7. [单选题]患者突然呕吐,脘闷不舒,兼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治法宜用

A. 保和丸
B. 小半夏汤
C. 香苏散
D. 平胃散
E. 藿香正气散


8. [单选题]肾在五轮学说中为

A. 水轮
B. 风轮
C. 气轮
D. 血轮
E. 肉轮


9. [单选题]患者心悸怔忡,神识朦胧,困倦易睡,畏寒肢冷,肢面水肿,下肢为甚,舌淡暗苔白滑,脉沉细微。其证候是

A. 痰湿困脾
B. 脾气虚弱
C. 心肾阳衰
D. 脾肾阳虚
E. 以上均非


10. [单选题]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苔白腻,脉濡滑,宜选用

A. 半夏白术天麻汤
B. 王陈汤
C. 平胃散
D. 涤痰汤
E. 温胆汤


11. [单选题]指出"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的原书是

A. 《景岳全书》
B. 《济生方》
C. 《张氏医通》
D. 《血证论》
E. 《丹溪心法》


12. [多选题]颤震的发病特点为

A. 具有头部及肢体摇动、颤抖的临床特征
B. 多见于急性热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
C. 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D. 起病隐袭,渐进加重,不能自行缓解
E. 以手足屈伸牵引、发热、神昏为主症


13. [多选题]常用治鼻塞鼻渊的药物是

A. 辛夷
B. 白芷
C. 苍耳子
D. 细辛
E. 升麻


14. [多选题]能清肺胃之热的药物有

A. 黄连
B. 黄芩
C. 芦根
D. 生姜
E. 白茅根


15. [单选题]以行血和调气治疗痢疾,常采用的药物为

A. 川楝子、郁金、丹参
B. 香附、乌药、蒲黄、五灵脂
C. 槟榔、木香、芍药、当归
D. 香附、柴胡、桃仁、红花
E. 木香、川楝子、乳香、没药


16. [多选题]肝火犯肺型咳嗽的症状包括

A. 上气咳逆阵作
B. 咳引胸胁胀痛
C. 舌红、脉弦数
D. 痰多质稠
E. 以上皆是


17. [单选题]患者李某,女,50岁。既往有风湿性关节炎病史,现感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痛处固定不移,爪甲青紫,舌质紫黯,脉涩。其治疗首选方剂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用

A. 朱砂安神丸
B. 桃红四物汤
C. 通窍活血汤
D. 桃仁红花煎
E. 酸枣仁汤


18. [多选题]内伤发热虚证的治疗原则是

A. 益气
B. 养血
C. 解郁
D. 滋阴
E. 温阳


19. [多选题]温病常见的神志异常有( )

A. 身倦乏力
B. 神昏谵语
C. 昏聩不语
D. 神识昏蒙
E. 神志狂乱


20. [单选题]海带、海藻、海螵蛸、海蛤壳等药的大量使用,应当是患者确系缺乏

A. 锌
B. 钙
C. 铁
D. 硒
E. 碘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1oy2n9.html
  • 下一篇:2024卫生副高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学(副高)冲刺密卷解释(M4) 丹参饮治疗胸痹,但出不入,属鼓胀的病理性质总属肝胃郁热型胃痛的主症之一是《灵枢·本藏》中,遗精,三阳并病,脾不健运# 黄疸、积聚等病,化湿止泻 消食导滞 清热利湿# 芳香化湿,疏表散寒在鼓胀的病变过程中,肝脾肾三脏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