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针灸医学高级职称(副高)备考模拟试题(W7)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8-24   [手机版]    

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针灸医学高级职称(副高)备考模拟试题(W7)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针灸医学高级职称(副高)备考模拟试题(W7),更多针灸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治疗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首选的方法是( )

A. 留罐法
B. 走罐法
C. 闪罐法
D. 刺血拔罐法
E. 留针拔罐法


2. [多选题]下列证候中,哪项是陈皮的主治证

A. 肝郁胁痛
B. 湿痰咳嗽
C. 风痰咳嗽
D. 寒痰咳嗽
E. 胃热呕吐


3. [多选题]经脉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手足三阴三阳经
B. 奇经八脉
C. 十二经筋
D. 十五别络
E. 十二经别


4. [多选题]治疗高热症的基础方是

A. 大椎
B. 曲泽
C. 曲池
D. 合谷
E. 外关


5. [多选题]下列属髓会的是

A. 悬钟
B. 哑门
C. 百会
D. 风府
E. 绝骨


6. [单选题]关于十二经筋的论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其循行均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
B. 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
C. 十二经筋是机体的卫外屏障
D. 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
E. 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7. [单选题]下列特定穴中,常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其所属脏腑急性病痛的是( )

A. 原穴
B. 背俞穴
C. 八会穴
D. 八脉交会穴
E. 郄穴


8. [单选题]下列何项不是吴茱萸汤的主治证

A. 胃中虚寒,浊阴上逆证
B. 虚劳里急,诸不足证
C. 厥阴头痛证
D. 少阴吐利证
E. 虚寒呕吐


9. [单选题]具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助阳止泻功效的药物是:( )

A. 附子
B. 肉桂
C. 干姜
D. 吴茱萸
E. 高良姜


10. [单选题]以脘腹痞胀,胃中有振水声,呕吐清水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是

A. 胃阳虚证
B. 胃气虚证
C. 寒滞胃肠证
D. 胃热炽盛证
E. 寒饮停胃证


11. [单选题]治疗胁肋隐痛,绵绵不已,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可在基本处方上加

A. 阿是穴
B. 阴陵泉
C. 太溪
D. 支沟
E. 至阳


12. [单选题]由地骨皮、桑白皮、甘草组成的方剂是( )。

A. 左金丸
B. 清胃散
C. 泻白散
D. 玉女煎
E. 凉膈散


13. [单选题]炙甘草汤与生脉散的共同药物为

A. 人参、麦冬
B. 炙甘草、人参
C. 桂枝、人参
D. 五味子、麦冬
E. 阿胶、干地黄


14. [单选题]与濡脉、细脉、缓脉所主病证均相关的是

A. 气血虚证
B. 湿邪为病
C. 寒邪为病
D. 阳气虚证
E. 脾胃虚证


15. [单选题]下列腧穴中,治疗痛经首选穴是( )

A. 隐白
B. 太白
C. 公孙
D. 血海
E. 地机


16. [单选题]用俞募配穴法治疗胃病,应选下列哪组穴位( )

A. 脾俞、胃俞
B. 胃俞、太白
C. 胃俞、足三里
D. 脾俞、中脘
E. 胃俞、中脘


17. [单选题]治疗脾虚湿蕴型湿疹,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A. 水道
B. 足三里
C. 阴陵泉
D. 脾俞
E. 曲池


18. [单选题]下列方剂除哪方外,都有桂枝、甘草这一对配伍:

A. 小青龙汤
B. 大青龙汤
C. 葛根汤
D. 茯苓甘草汤
E. 五苓散


19. [单选题]足少阴肾经的腧穴有

A. 27个
B. 44个
C. 23个
D. 11个
E. 9个


20. [单选题]围绝经期综合征针灸治疗原则是

A. 益气健脾,养心安神
B. 补益肾精,调理冲任
C. 养心安神,健脾和胃
D. 滋阴益肺,调理冲任
E. 滋补肝肾,健脾和胃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0rznvp.html
  • 下一篇:2024卫生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针灸医学副高职称冲刺密卷多选题解析(W7) 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血块,叙述错误的是以下何穴位于肩胛岗下窝三角形正中下列各穴,不属于络穴的是:眉间至后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的骨度分寸是下列娜些证候类型属于中焦证候( )不宜用三棱针治疗的是据原文,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