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针灸学卫生高级职称(正高)2024专业考试试题(A4)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1-14   [手机版]    

针灸学卫生高级职称(正高)2024专业考试试题(A4)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针灸学卫生高级职称(正高)2024专业考试试题(A4),更多针灸(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颊车的取穴法是

A. 固定标志取穴法
B. 活动标志取穴法
C. 指寸法
D. 骨度分寸法
E. 简便取穴法


2. [多选题]毫针刺法中,一般来说,轻度刺激指的是

A. 捻转的角度小于60°
B. 捻转的频率小于60次/分
C. 提插的频率小于60次/分
D. 提插的频率小于90次/分
E. 提插的幅度小于0.3cm


3. [多选题]“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理论依据是

A. 阴阳的相互为用
B. 阴阳对立制约
C. 阳主生发,阴主收藏
D. 阴阳的消长平衡
E. 阴阳的相互依存


4. [多选题]下列属于温病病因的是( )

A. 伏寒化温
B. 温热时毒
C. 戾气
D. 痰饮、淤血
E. 暑热病邪


5. [多选题]症见心悸、胸闷、气短、心痛、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

A. 心阴不足之证
B. 心阳不足之证
C. 痰火扰心之证
D. 治宜取手厥阴、手足少阴经腧穴为主
E. 治宜取手厥阴经腧穴和本经俞、募穴为主


6. [多选题]远志祛痰,开窍之功效可用治

A. 痈疽疮毒,乳房肿痛
B. 血虚身疼,风湿痹痛
C. 咳嗽痰多,或痰多黏稠咳吐不爽
D. 痰阻心窍,癫痫惊狂
E. 忿怒忧郁,烦躁失眠


7. [多选题]蛇串疮证为脾经湿热者可在主方的基础上加

A. 行间
B. 隐白
C. 太冲
D. 血海
E. 内庭


8. [多选题]治疗痢疾以哪些经穴为主

A. 任脉
B. 督脉
C. 手阳明经
D. 足太阴经
E. 足阳明经


9. [多选题]治脾湿痰瘀所致的扁平疣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A. 公孙
B. 商丘
C. 阴陵泉
D. 内庭
E. 太冲


10. [多选题]赤芍的主治证是

A. 血瘀痛经
B. 肝郁胁痛
C. 温毒发斑
D. 血热吐衄
E. 癥瘕腹痛


11. [多选题]一般来说,施灸时应该

A. 腹部忌灸
B. 大血管部位忌瘢痕灸
C. 颜面部不宜化脓灸
D. 阴虚发热者不宜灸
E. 关节活动部位不宜瘢痕灸


12. [多选题]治疗小便不利的方剂有( )

A. 五苓散
B. 猪苓汤
C. 栝楼瞿麦丸
D. 蒲灰散
E. 滑石白鱼散


13. [多选题]治疗肺热伤津、湿热浸淫型痿证的针灸治疗原则为

A. 清热祛邪
B. 通行气血
C. 活血化瘀
D. 可用灸法
E. 补法


14. [多选题]皮肤针法之重刺激,适用于

A. 臀部
B. 背部
C. 阿是穴
D. 头部
E. 面部


15. [多选题]肺气宣发,向上向外升发布散的主要物质是

A. 浊气
B. 卫气
C. 血液
D. 津液
E. 水谷精气


16. [多选题]与肾相关的病变是

A. 消化不良
B. 五更泄
C. 阳痿
D. 晕厥
E. 心悸


17. [多选题]针刺睛明穴要注意

A. 闭目
B. 眼球向外固定
C. 不提插不捻转
D. 针刺1-1.5寸
E. 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18. [多选题]《灵枢·营卫生会》所述,"老人不夜暝"的主要机理是( )

A. 气血衰
B. 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C. 肌肉枯,气道清
D. 五脏之气相搏
E. 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


19.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标"部腧穴的应用( )

A. 神庭治疗四肢瘫痪
B. 魂门治疗筋骨拘挛
C. 公孙治疗脾寒胃冷
D. 风池治疗头晕目眩
E. 委中治疗腰背疼痛


20. [多选题]治疗肝胆火盛型中耳炎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加

A. 少商
B. 尺泽
C. 鱼际
D. 侠溪
E. 行间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0jz271.html
  • 下一篇:正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2024针灸医学正高历年真题库(A4) 白芷的适应证是甘味药一般具有的作用是针灸治疗肝气郁结月经先后无定期正确的有下列属于未病先防的是下列各项中,反映脾与肾关系的表现是上焦之气循行的部位包括以下哪些( )“心肾不交”的主要机理是经络的病理变化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