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副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医学高级职称(副高)往年考试试卷(G7)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3-17   [手机版]    

2024副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医学高级职称(副高)往年考试试卷(G7)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级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医学高级职称(副高)往年考试试卷(G7),更多中医妇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血虚型产后身痛,宜选用的最佳方剂为

A. 身痛逐瘀汤
B. 生化汤
C. 独活寄生汤
D. 黄芪桂枝五物汤
E. 以上都不是


2. [多选题]烂喉痧临床特征为( )

A. 急性发热
B. 头面红肿
C. 咽喉肿痛糜烂
D. 杨梅舌
E. 肌肤丹痧


3. [单选题]治疗肾阴虚型绝经前后诸证的代表方剂是

A. 六味地黄丸
B. 左归丸
C. 知柏地黄丸
D. 调肝汤
E. 杞菊地黄丸


4. [单选题]下列属于补气摄血法之代表方剂的是

A. 六君子汤
B. 补肾固冲丸
C. 补中益气汤
D. 举元煎
E. 安冲汤


5. [单选题]带下量多,色黄,质粘腻,有臭气,胸闷口腻,治疗首选方剂是:

A. 完带汤
B. 五味消毒饮
C. 止带方
D. 内补丸
E. 知柏地黄丸


6. [单选题]武叔卿认为,凡癥瘕之疾,多挟有(  )。

A. 气虚
B. 痰饮
C. 阳虚
D. 寒湿
E. 热郁


7. [单选题]既能解表止呕,又能解鱼蟹毒的药物是

A. 麻黄与桂枝
B. 紫苏与生姜
C. 荆芥与防风
D. 羌活与独活
E. 香薷与防风


8. [单选题]经间期出血主要发生在(  )。

A. 月经的第12天
B. 月经中期
C. 月经前第14天
D. 经净后7天
E. 经净后14天


9. [单选题]潮热谵语,便秘或纯利稀水,腹部按之硬痛,苔黄燥,治宜

A. 增液承气汤
B. 调胃承气汤
C. 宣白承气汤
D. 葛根芩连汤
E. 枳实导滞汤


10. [多选题]温邪的共同特性主要有( )

A. 温热性质显著,致病后出现发热及相关的热象
B. 从外侵袭人体,从口鼻或皮毛而入,致病迅速
C. 致病与时令季节密切相关,故又称为时令温邪,或简称时邪
D.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影响或转化,如热灼成燥、热蒸湿动、寒郁化热等
E. 不同的温邪入侵部位有别,如风热病邪首先犯肺,暑热病邪径犯阳明,湿热病邪困阻太阴脾


11.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肝经郁火型经行吐衄的主证:

A. 经前吐血、衄血
B. 量较多
C. 色黯红
D. 心烦易怒
E. 两胁胀痛


12. [多选题]为防止川乌中毒,应注意

A. 剂量不宜过大
B. 严格炮制
C. 入汤剂宜先煎、久煎
D. 内服多用生品
E. 与半夏配伍同用


13. [单选题]婚后不孕,经行后期,量少色淡,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白带清稀量多,舌淡,脉沉细。方选:( )

A. 真武汤
B. 养精种玉汤
C. 开郁种玉汤
D. 毓麟珠
E. 温胞饮


14. [单选题]睛明穴针刺时,下列哪项不可应用

A. 暴盲闭目
B. 眼球向外固定
C. 提插
D. 出针后按压针孔
E. 禁灸


15. [单选题]产后子宫复旧到正常需要多少时间:

A. 1~2周
B. 2~4周
C. 6~8周
D. 4~6周
E. 8~10周


16. [多选题]女性体内可分泌雄激素的细胞和组织是

A. 肾上腺皮质
B. 黄体细胞
C. 始基卵泡
D. 卵巢间质部
E. 颗粒细胞


17. [单选题]患者潮热,谵语,腹胀满而痛,数日不大便,不欲食,苔黄腻,脉沉迟有力,宜用

A. 小承气汤
B. 大承气汤
C. 抵当汤
D. 麻子仁丸
E. 调胃承气汤


18. [单选题]主治外感凉燥证的方剂是

A. 杏苏散
B. 参苏饮
C. 桑杏汤
D. 桂枝汤
E. 桑菊饮


19. [单选题]《素问·调经论》"阴虚则内热"指的是

A. 脾气虚发热
B. 肝肾阴虚发热
C. 肺胃阴虚发热
D. 外邪化热入里伤阴发热
E. 心阴虚发热


20. [单选题]下列方剂中均含有桂枝与甘草,但应除外

A. 桂枝汤
B. 九味羌活汤
C. 麻黄汤
D. 小青龙汤
E. 小建中汤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034p9y.html
  • 下一篇:医学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副高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模拟系统(G7) 但胸腹灼热始终不除,25岁,口吐涎沫,舌苔白腻,腰以下尤甚,按之没指,腰膝酸软,舌淡胖,温通经络# 养血祛风,润肠通便。湿邪重浊趋下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