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职称正高考试宝典2024中医皮肤与性病正高医学职称历年真题试卷(G7),更多中医皮肤与性病学(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单选题]治疗饮热迫肺证的主方是
A. 越婢加术汤
B. 麻黄加术汤
C. 越婢加半夏汤
D. 皂荚丸
E. 厚朴麻黄汤
2. [多选题]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特点有( )
A. 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
B. 乳房不规则肿块
C. 经前胀痛加重,经后减轻
D. 好发于30-40岁妇女
E. 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3. [多选题]湿温辨证时应注意的主要环节是( )
A. 辨别发病季节
B. 分辨湿热之偏盛程度
C. 审证情虚实转化
D. 辨明病位上下浅深
E. 了解治疗效果
4. [多选题]关木通用治热淋涩痛,心烦尿赤,是取其什么作用
A. 利湿热
B. 上清心火
C. 通利血脉
D. 下泄小肠热
E. 清泻肾火
5. [单选题]据《素问·痿论》内容,因“远行劳倦,逢大热”所致的痿证,是
A. 筋痿
B. 脉痿
C. 肌痿
D. 骨痿
E. 劳痿
6. [单选题]风温病的病因是
A. 温热病邪
B. 风寒病邪
C. 风热病邪
D. 燥热病邪
E. 暑热病邪
7. [多选题]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
A. 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
B. 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
C. 温病学是《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
D. 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
E. 《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8. [单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细脉主病是
A. 气病
B. 气少
C. 气衰
D. 气胀
E. 血瘀
9. [多选题]决明子的主治病证是
A. 目赤肿痛、羞明多泪、不明
B. 头痛、眩晕
C. 乳痈肿痛
D. 肠燥便秘
E. 瘰疬、瘿瘤目暗
10. [多选题]半夏泻心汤证的主证是( )
A. 心下痞
B. 肠鸣
C. 呕吐
D. 噫气不除
E. 下利
11. [单选题]《素问·热论》中“两感”是指
A. 两经合病
B. 感受风邪和寒邪
C. 表里两经同时感邪
D. 感受热邪和寒邪
E. 感受热邪和风邪
12. [多选题]关于破伤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皮肉破伤史,有一定的潜伏期
B. 感受致病因素后,立即发病
C. 发作期的临床特点为肌肉强直性痉挛及阵发性抽搐
D. 神志昏迷
E. 患者可发出大声呃逆,如犬吠声
13. [多选题]邪热久羁,耗损肾阴常见症状有( )
A. 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
B. 口燥咽干
C. 舌干绛枯萎
D. 脉虚耳聋
E. 苔黄燥
14. [多选题]与大肠经有联系的脏腑是( )
A. 大肠
B. 小肠
C. 胃
D. 心
E. 肺
15. [多选题]麦芽与谷芽的其同主治证是
A. 断乳、乳房胀痛
B. 脘腹冷痛
C. 肝胃不和之胁痛
D. 脾虚食少
E. 米面薯芋食滞证
16. [多选题]咳作为主证、或然证可见于。
A. 小青龙汤证
B. 真武汤证
C. 四逆散证
D. 小柴胡汤证
17. [多选题]《伤寒论》的学术成就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
A. 总结了前人的成就,形成了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
B. 继承了前人在针灸方面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针灸学术的发展
C. 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 系统揭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规律,并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E. 制定了若干基本治则,保存了许多功效卓著的方剂,并为中药制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 [多选题]薛雪云“湿滞阳明”与叶氏云“胃湿恒多”意义不同,其区别在于前者( )
A. 表示中焦湿邪极盛,尚未化热
B. 表示湿热合邪,热重湿轻
C. 治宜辛开燥湿
D. 治宜清热化湿
E. 表示胃经湿邪盛
19.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阴阳互用关系
A.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B.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C.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D. 形归气,气归精
E. 精食气,气生形
20. [多选题]苦楝皮常用以治疗的病证是
A. 蛔虫证
B. 蛲虫证
C. 钩虫证
D. 绦虫证
E. 疥癣湿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