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中级职称考试宝典2024肿瘤放射治疗医学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考试试题冲刺练习(P9),更多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职称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道德和法律( )
A. 都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
B. 两者的社会基础不同
C. 行为者道德良心引导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D. 国家机器的强制性力量来制约人们的社会行为
E. 产生和发展的趋势相同
2. [单选题]有关放射增敏剂与剂量效应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放射增敏剂使肿瘤组织的量效曲线左移
B. 放射增敏剂使正常组织的量效曲线右移
C. 放射增敏剂使肿瘤组织的量效曲线上移
D. 放射增敏剂使正常组织的量效曲线下移
E. 以上说法都不对
3. [单选题]下列对高能电子束描述正确的是
A. 在组织中具有一定射程,射程与电子能量成正比
B. 与深部X线特点相同
C. 从体表到某一深度,剂量分布不均
D. 组织内等剂量曲线变化不明显
E. 骨、脂肪、肌肉等对电子束的吸收差别较大
4. [单选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分级取决于
A. 细胞的异型变程度
B. 上皮的基底膜是否完整
C. 上皮细胞核染色质的分布
D. 子宫颈糜烂的面积及深度
E. 异型细胞侵犯上皮的范围
5. [单选题]对高能X射线剂量建成区,描述正确的是
A. 一般使肿瘤位于建成区之前
B. 一般使肿瘤体积的一半位于建成区之前
C. 肿瘤中心通过剂量最大点
D. 最大剂量建成深度随射线能量增加而增加
E. 最大剂量建成深度随射线能量增加而靠近皮肤表面
6. [单选题]关于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其高剂量区的剂量分布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病变的形状一致
B. 要求其靶区内所有各点的剂量处处相等
C. 也称之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D. 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提高治疗增益的方法
E. 治疗区的形状与靶区的形状一致
7. [单选题]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的英文缩写是
A. QA
B. QC
C. CA
D. GA
E. QG
8. [单选题]为了确定淋巴瘤病人的腹腔内有无肿大的淋巴结,腹部检查的首选方法是
A. 淋巴造影
B. 剖腹探查
C. 腹部B超
D. 腹部CT
E. 腹部MRI
9. [单选题]早,中期食管癌常用的手术方法是
A. 食管胃转流术
B. 食管癌切除,用结肠食管重建术
C. 食管癌切除,用胃食管重建术
D. 食管癌切除,用空肠食管重建术
E. 胃造瘘术
10.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我国食管癌病理分级标准?
A. 病变长度
B. 病变范围
C. 有无转移
D. 消瘦和贫血程度
E. 病理形态和病理切片
11. [单选题]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学会(AAPM)规定加速器X射线PDD、TAR的稳定性每月监测的允许精度为
A. ±1%
B. ±2%
C. ±3%
D. ±4%
E. ±5%
12. [单选题]目前公认的术后放疗的作用为
A. 提高无瘤生存率
B. 提高总生存率
C. 降低局部复发率
D. 没有并发症
E. 无不良反应
13. [单选题]关于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要求在照射方向上,照射野的形状与病变一致
B. 其靶区内及其表面的剂量处处相等
C. 是21世纪初主流放疗技术
D. 每个射野内诸点的剂量输出率按要求的方式进行调整
E. 对器官移动度较大部位的靶区优势明显
14. [单选题]放疗中使用的高能电子束指至少能穿过2cm以上水的电子束,即能量大于或等于
A. 200kV
B. 4MeV
C. 6MeV
D. 7.5MeV
E. 50kV
15. [单选题]宫颈活检的病理报告为“鳞状上皮化生”,临床上应认为是
A. 无病变
B. 良性病变
C. 癌前病变
D. 低度恶性病变
E. 高度恶性病变
16. [单选题]放射治疗临床剂量学原则规定,治疗体积内的处方剂量的变化范围为
A. +3%和-5%
B. +7%和-5%
C. +2%和-4%
D. +5%和-3%
E. +5%和-7%
17. [单选题]特征辐射是核外电子在原子内特定能级间跃迁形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特征辐射可以用来识别原子的种类
B. 外层电子能量低于内层电子能量
C. 外层电子能量等于内层电子能量
D. 外层电子的结合势能高于内层电子的结合势能
E. 外层电子的结合势能等于内层电子的结合势能
18. [单选题]子宫颈癌源皮距垂直照射后野常采用
A. 俯卧位
B. 仰卧位
C. 截石位
D. 膝胸卧位
E. 侧卧位
19. [单选题]细胞受一个治疗剂量照射后,有关其结局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发生增殖性死亡
B. 继续进行无限分裂
C. 发生间期死亡
D. 以上都有可能
E. 以上都不可能
20.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于那些人员?
A. 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药剂、医技人员
B. 医疗机构的医护及后勤人员
C. 医疗机构的管理、财务、后勤等人员
D. 药学技术人员
E. 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